江津永興:“四步走”壯大集體經濟
近年來,江津區永興鎮人大搶抓鄉村振興、和美鄉村建設機遇,在組織帶動、產業拉動、項目撬動、機制推動上下功夫,為村集體賦能、聚才、培源、拓路,推動富裕村做強、一般村壯大、薄弱村向好,實現集體經濟“百花齊放”。
該鎮人大主席團積極探索將基層黨建與發展村集體經濟結合起來,著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以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為載體,通過導師幫、授課教、外出學、現場講、集中測、黨員評等形式,不斷提升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組織村黨支部書記“書記擂臺”三次,轄區17家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制定“一社一策”,打造出了毗羅羊肚菌、黃莊烘干廠房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典型案例;錨定“人才黨支部”打造網絡本土青年人才,聚焦特色種植農民迫切的技能提升要求及土地托管后,群眾從田地解放出來的“剩余”生產力,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開展“定制式”培訓,培養大型中型旋耕機、聯合收割機、無人機、播種機等各類農技能手34名,向核心梯隊注入“驅動力量”。
如何讓閑置土地“忙”起來,讓沉睡資源“活”起來,讓各類資金“動”起來,該鎮人大主席團充分調研,科學把握各村差異和特點,提出了采取黨委領導、政府搭臺、市場拉動、政策扶持、創造條件、村為主體、村民“唱戲”總體思路,找準各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切入點和契合點,以黃莊片區宜機化5600畝耕地、旸巖片區8335畝高標準農田及毗羅片區正在實施的74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依托,打造以黃莊、毗羅、艾家3個村為代表宜機化農機應用服務;以年產量10萬噸晚熟柑橘、3.5萬噸富硒大米、10萬斤紅心獼猴桃等特色種植;以黃莊、旸巖等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和土地獲取分紅等為代表的村企聯合型等為主要類型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預計2023年實現9個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將達230萬元以上。
該鎮按照鎮黨代會和人代會確定的“三區一線一帶”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扶持資金撬動作用,以重點項目建設為平臺,高標準策劃布局鄉村振興黃莊示范片區,將產業集群作為園區招商的主導方向,依托示范片輻射效應,引進星空民宿太空艙項目、江小白露營基地、中醫藥科普文化館、“金色黃莊”飲用水等項目,成功申報山地丘陵智慧農機應用場景、秸稈還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項目,形成集群效應,打造“政府+鏈主企業+全輻射”招商平臺。拓寬區域布局、持續優化存量、大力培育增量,著力打造一批帶動性強的示范村,引領帶動其他村競相發展,努力形成“遍地開花”良好勢頭。同時,通過落實完善財稅減免優惠、土地優先安排等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各項優惠政策,形成資金、信息、技術等各類資源疊加效應,切實增強“輸血”功能,持續為壯大村集體經濟保供保障。
該鎮制定印發《永興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抓好指導服務和督查考核。規范村級集體經濟收、管、用的制度和辦法,堅持“四議兩公開”,完善村賬鎮管制度,建立集體資產明細賬目,邀請人大代表實施監督,為村集體經濟健康平穩發展保駕護航。此外,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各村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探索村集體經濟分紅獎勵機制,進一步激發各村干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官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