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間數據這樣服務山東數字強省建設
人民網濟南9月6日電(記者 宋翠)9月5日下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曉暉介紹了地理空間數據要素服務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地理空間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是含有地理空間位置及時態的自然、經濟和社會等信息,為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提供時空數據底座。從生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政府管理服務,到外賣訂餐、汽車導航等日常生活應用,都離不開地理空間數據的有力支撐。
8月31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塑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為加快地理空間數據應用服務提供重大契機。
趙曉暉表示,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作為全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認真落實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各行業需求,支撐自然資源管理、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定位,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強化守正創新,不斷提升地理空間數據服務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2021年5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復了《山東省“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地理空間數據加工、管理、應用的方向和任務。2022年底,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大數據局印發《山東省地理空間數據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了全省地理空間數據的生產匯聚、共享開放和創新應用的規則,明確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基底定位。
趙曉暉指出,山東作為國家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試點省份,堅持“全省一盤棋”,推動全省“共建一個庫、共享一個庫”和“一個地理實體只測一次”。山東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是全省統一、權威、自主可控的現代測繪基準“一張網”,是全國首個以北斗三號為主的省級基準站網,為高精準定位導航提供了有力支撐。山東充分發揮衛星遙感影像“千里眼”作用,實現2米衛星影像“實時獲取、月度覆蓋”,0.5米衛星影像季度覆蓋,0.2米航空影像3年全省覆蓋一遍,已建成首版全省高精度地形級實景三維和1.5萬平方千米城市級實景三維,正式發布了2023版實景三維山東。
目前,山東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山東”已應用于省級300多個業務系統和全省4000多個業務場景,支撐了山東省“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智慧審計平臺等省級重點業務系統。“天地圖·山東”連續十年榮獲國家綜合評估五星級,成為全國建設和應用成效最突出的省級節點之一。地理空間數據服務領域涵蓋自然資源、城鄉建設、交通、能源、水利、農業等多個行業部門,在山東省重點工程建設、沿黃區域高質量發展、服務政府決策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支撐作用。
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趙曉暉表示,山東深入實施《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打造濰坊省級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和濟南、青島、濟寧3個特色集聚區,形成了“1+3”產業發展空間格局。引導近百家企業參與地理信息增值服務開發,積極推動地理信息產業從“業務產生數據”向“數據產生業務”轉變。建成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20余個。全省地理信息產業單位2600余家,從業人員22.6萬人,去年總產值達724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長5.1%。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