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聚力奮進繪就和美畫卷 求變創新奏響華彩樂章

      發布時間:2023-09-06 11:15: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導言

        鄉村展新貌,振興正當時。

        如今,闊步走在長春市九臺區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風貌宛如一幅次第展開的和美畫卷:一片片整齊劃一的農家小院綻放新顏,一處處繁忙運轉的農產品生產加工車間訂單不斷,一個個充滿活力的文旅項目吸引游客,一座座景色宜人的美麗鄉村串珠成鏈盡顯生態和諧……“環境美了、荷包鼓了、生活幸福了”成為鄉親們的肺腑之言,村里更有聽不完的幸福故事。  

        以9月4日召開的長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為契機,九臺區精心籌備、精細服務、精準落實,力爭通過考察交流、典型示范,促進各地互學互鑒、比學趕超,共同探尋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奮力推動長春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

        九臺區精心籌備現場推進會,深挖亮點、緊扣主題、立足長遠,最終選擇以強村富民為代表的波泥河街道清水村、多元融創為代表的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三產融合為代表的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為調研典型,高標準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全方位展現九臺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特色和階段性成果。

        朝氣蓬勃,風景正好。九臺區是如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推動“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答案是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全面實施“西進聯動”戰略,按照“統籌推動、典型引領、擴面提質”部署,主動求變創新,全速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九臺區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區……

        藍圖明、方向定、路徑清、信心足。九臺區以“一治一改一提升”為著力點,以“和美鄉村示范創建”為平臺,用實干和擔當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出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強鏈補鏈抓融合

        構建產業振興新格局

        產業振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九臺區以富民、利民、惠民為根本,以實施“項目攻堅”行動為支撐,全力推動鄉村產業興旺。

        來到位于“中國北方苗木花卉之鄉”的九臺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體現鄉村產業特色的原生態“村標牌坊”,從觀景臺遠眺,連片的苗木花卉交織成一幅色彩生動的油畫。以發展園藝、苗木庭院經濟產業為基礎,清水村已建立起集溫泉養生、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生態人居等功能于一體的“溫泉+”度假養生旅游產業集聚區,通過“農業+文旅+科技+康養+娛樂+云端”,探索“農業6.0版”強村富民綜合發展模式。  

        從建立起苗木花卉博覽觀光產業園,到探索形成“雙領多平臺”產業發展模式,再到如今的強村富民綜合發展模式……清水村從低端、粗放的單一種植銷售,拓展到苗木觀光、展銷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聚區,實現了產村一體、冬夏雙宜、三方互利、四業并舉,欣欣向榮的村集體經濟和苗木產業,讓這里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木新村”。  

        產業興則鄉村活。如清水村苗木花卉產業一般,一個個鮮活的產業在九臺大地從發芽到綻放,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

        抓園區筑巢引鳳。著力構建以開發區為基礎的“一區六園”產業平臺,大力推進農業招商引資,實現沃·滴滴水肥一體化、迪士牛預制菜等重點項目簽約落位,推動農業產業集群發展。

        抓龍頭多態并舉。形成以朱老六食品為代表的大豆加工系列、以東方希望生豬養殖為代表的現代循環產業系列、以天朗集團為代表的現代農機智能裝備系列等十大產業,九臺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47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50家。

        抓特色品牌帶動。積極借鑒品牌培樹先進經驗,結合國家“航天農業鄉村振興百縣千村計劃”的實施,打造東北首家航天育種基地,培育壯大“九臺貢米”和航天農業品牌,著力打造清水村香葉谷溫泉民宿等經營模式,以鄉村典型帶動全域振興。

        引才聚才抓突破

        鍛造人才振興新引擎

        人才振興,鄉村發展才有底氣。九臺區將人才振興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聚焦人才引進、使用、培養、激勵等各環節,以人才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通過“志智雙扶、多元融創”模式,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康復、教育、培訓、就業、托養等綜合服務,以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方式,讓廣大農村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在九臺區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融創生態區、園林種植區、玉米試驗田、鄉村民宿休閑區等多個板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開創了新模式。

        今年,善滿家園以鄉村振興發展為目標,重點打造了特色農產品、園林造型綠化產業、善滿烘焙品牌、研學旅行基地等多個融創項目,可復制、可推廣的融創發展模式,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鄉村振興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善滿家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單一面向智力障礙群體,到現在面向全類別殘障人士,他們成功打造了善滿家園殘障人士創孵示范園,通過開展善滿融創項目,讓殘障人士掌握就業本領、學會生活技能。

        鄉村振興是人才鍛煉成長的“大舞臺”。九臺區通過建立鄉土人才信息庫,深入挖掘域內118名“土專家”“田秀才”,其中,83人被評為“吉林省鄉村振興‘職稱農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24名、工作隊員40名下沉基層、服務一線,選派893名青年人才充實村干部隊伍和村后備人才隊伍。

        引智迎歸雁。九臺區通過實施返鄉人才創業“歸雁”工程,吸引本土人才回流,探索在全域283個行政村每村配備一名“名譽村長”,帶動村民創收致富。鼓勵本土人才返鄉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高效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旅游業等特色產業。

        搭臺擴臺抓文旅

        煥發文化振興新生機

        文化振興,增強農文旅融創發展動能。九臺區堅持項目帶動、農文旅融創推進,打出“紅色教育、關東民俗、鄉村民宿、冰雪運動、山水生態”特色旅游牌,推進“龍嘉—卡倫”“波泥河—土們嶺”“葦子溝—上河灣”三條農旅示范帶建設。

        從長春出發,沿長吉北線駕車行駛43公里,就來到了九臺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一棟棟特色民宿錯落有致,山野菜等野生作物品類繁多,村史館、紅色教育基地、田園綜合體點綴其中……每到周末,村里的游客不斷,隨著一批文旅項目的落位,形成了“一山一田一谷一館一民宿”的發展藍圖。目前,馬鞍山村全年接待游客達35萬人次。

        從“泥水村”“貧困村”到“鮮花村”“小康村”。在鄉村振興中實現美麗蝶變的馬鞍山村,積極營建農文旅融合新業態,擦亮鄉村旅游金字招牌,展現出美麗鄉村新風貌、新形象。如今,馬鞍山村重點打造占地面積20公頃的氿遇·歡樂谷主題游樂園項目,該項目與廣東金馬等國內知名設備供應商合作,引入當下最新游樂設施,推動馬鞍山田園綜合體成為周邊鄉村休閑旅游的首選目的地。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九臺區把文化振興貫穿于鄉村振興全過程,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傳承民俗文化。九臺區依托“中國薩滿文化之鄉”“中國滿族剪紙藝術之鄉”“中國鷹獵文化之鄉”資源稟賦,支持“三農”題材文藝創作生產,推出了眾多反映鄉村振興實踐的文藝作品。

        發展全域旅游。編制實施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謀劃116個重點項目,馬鞍山村、紅光村等國家、省市鄉村旅游重點村已成為鄉村旅游、網紅打卡的首選之地,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0萬人次。打造以“阡陌鄉野,品讀百年根脈”為設計理念的邊臺生態文化公園,全面展示柳條邊文化和歷史記憶。

        拓展文化惠民。建好用活農村文化小廣場和文化中心戶“兩大平臺”,辦好辦活全民藝術節和農民運動會“兩大活動”,成功舉辦山野菜美食文化旅游節、“廟香山杯”滑雪大賽等節慶活動,全面展示文化振興新內涵。

        專治綜治抓創建

        打造生態振興新樣板

        生態振興,彰顯鄉村“底色”。九臺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區域生態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統籌安排、一體推進,全力創建“兩山”實踐基地。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建設行動,不斷補齊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短板。  

        連日來,在九臺區九郊街道永富村道路施工現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各種大型機械設備轟鳴聲此起彼伏,施工人員緊張有序搶抓施工黃金期,確保工程進度。

        “通過對原砂石路和年久失修硬化路提升改造,新改建水泥路路面寬度將達4.5米。”永富村標段項目負責人說。今年,九臺區計劃投資4億元,實施農村公路提升改造項目503公里,目前,項目已全部開工。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應有之義。

        以生態宜居為創建核心。九臺區加快生態修復,實施大規模國土空間綠化,完成綠化任務8.26萬畝,投資13.9億元建設環卡倫湖鄉村振興示范長廊項目,打造環境治理新名片。

        以“千村美麗”為抓手。九臺區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以農村公路提升改造項目為突破口,搶抓“四好”農村路試點政策,力爭1240公里的三年提升工程兩年完成。全域283個行政村全面實施“綠、美、凈、亮”工程,全力推進“示范村、示范鎮、示范帶”創建工作,涌現出卡倫湖街道王家村等一批先進典型村,成為美麗鄉村建設樣板。積極開展“干凈人家”建設,力爭到2025年,“千村美麗”村達到157個。

        黨建引領抓聯動

        激發組織振興新活力

        組織振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九臺區落實區級領導、機關干部包保鄉村工作機制,壯大集體經濟。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累計創建省市級示范合作社48家,培育省市級家庭農場139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萬元。

        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九臺區龍嘉街道小城子村將國家級示范合作社轉型為黨支部領辦,探索出推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思路:將村里的“碎片化”土地集中起來,通過土地托管模式,為農民提供耕、種、收一條龍農業社會化服務。  

        今年,合作社建成2萬平方米產業園區,傾力打造“高端果蔬+親子研學+菜地認領”模式,走訂單化、優質化、品牌化路線,讓游客吃農家菜、干農家活,體驗農家樂。“村集體經濟收入提高了,我們開始帶動村民積極完善道路、邊溝等基礎設施,優化人居環境。”小城子村黨總支書記唐明亮介紹,通過招商引資,已有3家企業落位,成功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形成了“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百姓得實惠”的共贏局面。

        堅持黨建引領、黨組織發動、黨員先鋒示范、群眾積極參與……九臺區從小處著手、從末端發力,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改善人居環境的具體實踐中,拓展提升農村“四長”網格治理體系,推行“強村帶弱村”模式,建立區鄉村三級智慧法務服務體系,實現鄉村治理握指成拳、連片聯治,破解鄉村基層治理“大難題”。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接續踏上充滿挑戰、充滿期待的新征程,九臺區將以創建“美麗鄉村示范縣”為契機,繪就鄉村振興嶄新篇章,為建設農業強市、實現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貢獻九臺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可以免费看黄的app|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老师那里好大又粗h男男| 国产精品19p| jianema.cn| 新婚夜的娇吟声|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男人黄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日本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性生活网站| 窝窝女人体国产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乱码老|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美团外卖chinesegayvideos| 国产成人黄网在线免|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日韩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网| 爱豆传媒视频在线网址最新|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日韩| yw在线观看成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