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產業集群提速發力
呼和浩特市凝心聚力、強化協同,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聚力打造六大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筑新時代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呼和浩特市六大產業集群預計實現產值1155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約87.6%左右。計劃實施309個重點項目,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1.91億元,已開復工項目273個,完成投資270.98億元;1-6月新簽約項目163個,協議總投資3350.56億元。
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方面,圍繞“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乳業全產業鏈,今年在伊利健康谷、蒙牛乳業產業園液奶、奶粉等項目產能擴增下,乳業龍頭企業強力拉動,統籌推進“育好種、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建好鏈”,解決好草源、牛源、奶源等“卡脖子”問題,加快推進伊利液態奶三期、奶粉二期、蒙牛九期和26個大型奶牛牧場等重點項目,積極爭創國家草業技術創新中心,年內優質牧草基地擴大到145萬畝以上。新增簽約宏福現代農業產業園、匯源農業深加工、中糧產業園、信華國際冷鏈、蒙游記金河鎮農業文旅田園綜合體、中化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等57個項目,投資額213.52億元。
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方面,重點圍繞中環產業城建設,加快推進鑫環10萬噸顆粒硅、鑫華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阿特斯新能源全產業鏈、贛鋒鋰電池、國納納米新材料產業園等65個項目建設,加快突破制程大尺寸半導體單晶硅材料生產工藝,同步引進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傳感器等下游產業項目,構建電子級硅“從一粒硅到一顆芯”的完整鏈條,推動光伏硅材料產業形成從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到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的全產業鏈發展。新增簽約國潤能源3GW電池4GW組件、阿特斯新能源制造、贛鋒鋰業鋰電池制造全產業鏈等36個項目,協議投資額1406.05億元。
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方面,依托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林格爾數據中心,加快推進華為云數據中心、超聚變服務器、并行科技內蒙古高性能算力基地等50個項目建設;積極籌劃舉辦中國綠色算力大會,引進數據標注、清洗、交易以及算法編程項目,推動算力、算據、算法協同發展。新增簽約包括浦發銀行、中國移動安全可靠直聯網和一體化可信安全防護平臺、提爾負碳液冷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阿里云智算合作、海晨制造業互聯網智算中心、華晨供電內蒙古運維平臺、內蒙古易數科技、億農頌實業、內蒙古蔚行無疆、浙江孚寶智能等19個項目,協議投資額801.75億元。
生物醫藥產業方面,積極推動生物疫苗提檔升級、原料藥企業向成品藥和制劑延伸,爭創國家動物疫苗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推進金宇生物科技產業園、溢多利2萬噸生物酶制劑、博暉創新生物技術產業基地、科拓生物新建動植物微生態制劑生產基地、中牧生物泰萬菌素擴產、普澤生物國家益生菌產業化示范園區等35個項目建設。新增簽約中藥口服液、腫瘤篩查分子診斷試劑盒及智能設備生產、科拓益生菌種質資源庫及共性技術研發中心、抗菌抗病毒化合物產業化等16個項目,協議投資額24.55億元。
清潔能源產業集群方面,積極推動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金山二期、呼和浩特抽水蓄能二期、清水河抽水蓄能一期、天能重工武川150MW 風電項目、聯合新能源康圣莊光伏發電工程50MW 四期擴建項目、中電儲能新型電力儲能系統等48個項目建設,新增簽約高登賽集團電池組建、中船派瑞特氣氫能一體化、佑賽科技綠氫制造等24個項目,協議投資額509.69元,其中,高登賽集團6GW鈉離子電芯和12GW鋰電池PACK已開工建設。
現代化工產業集群方面,圍繞“從燃料到原料”“從化石能源到化工材料”的全產業鏈,推動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工、氯堿化工向下游延伸,加快推進旭陽集團煤焦精細化工、興泰新型精細化學品、中船派瑞特種氣體制造等17個項目建設,新增簽約旭陽集團現代化工延鏈一體化、君奧廢鹽綜合利用一體化等11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95億元。(記者 劉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