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中陽木耳”品牌 展現鄉村振興新面貌
中陽有約,與“耳”同行。
8月10日,2023中國食用菌協會木耳特色專業鎮發展大會暨中陽木耳文化節在呂梁市中陽縣開幕。活動匯集全國食用菌專家學者與客商,圍繞“共建木耳特色專業鎮新平臺 共謀鄉村振興發展新機遇”主題,通過開展黑木耳特色專業鎮交流、食用菌菜系品鑒、產業發展技術培訓、全國食用菌及特色農產品展銷、實地考察參觀、現場采摘體驗、行業論壇、技術培訓等系列活動,全面展現中陽鄉村振興新面貌、新生活、新成就。
“近年來,中陽縣因地制宜發展黑木耳特色產業,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發展水平‘從量到質’,開辟了群眾脫貧增收的新渠道,‘小木耳’逐步發展成為了‘大產業’。”開幕式上,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孫燕飛作黑木耳產業專題推介,并熱忱邀約與會嘉賓,游中陽山水、品木耳美食、講發展故事。
中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千年古縣、革命老區、剪紙之鄉,也是資源富縣、生態美縣、區位優縣,更是“全國黑木耳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示范縣”“黑木耳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重點聯系縣域”。中陽木耳栽培自呂梁山深處,這里高海拔、低緯度、晝夜溫差大,山泉水水量豐富,富含微量元素,為生產優質高產黑木耳創造了良好條件。
“食用菌產業是呂梁重點打造的八大農業特色產業之一。中陽縣緊緊圍繞呂梁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發展木耳作為產業轉型、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木耳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為全市農業產業發展創造了中陽經驗、作出了中陽貢獻。”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勇表示,期待各位專家、企業家選擇呂梁、扎根中陽,幫助中陽擦亮優質的木耳招牌,共同開啟一場合作共贏的“雙向奔赴”。
以木耳為媒,交四海之友,謀合作之路。會上,由中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山西農業大學食用菌團隊與山西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山西省三項木耳行業標準發布。由中陽縣農業農村局、山西農業大學食用菌團隊與山西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黃土高原木耳夏季栽培的新技術成果發布。中國食用菌協會與中陽縣委、縣政府簽定戰略合作協議,山西農業大學與中陽縣人民政府合作成立山西農業大學木耳研究院。
近年來,中陽縣堅定實施農業“特”“優”戰略,抓住木耳產業發展的綜合優勢,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延伸全產業鏈,發展高附加值的黑木耳精深加工產品,持續研發木耳醋、木耳醬、木耳多糖等獨具特色的黑木耳食品和保健品系列產品,“中陽山寶”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充分挖掘加工業、服務業、商業的利益空間,建設黑木耳現代化加工基地,帶動物流、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加快黑木耳產業與文旅康養、電子商務、醫療保健等產業融合,構建起多維度拓展的產業網絡,推動傳統特色農業向三產融合轉變,著力將木耳產業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希望產業、持續長久的富民產業。
2022年木耳產業帶動農戶3150戶、7500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其中脫貧戶3160人。2023年木耳種植5320萬棒,預計產量530萬斤,產值可達1.6億元,可帶動菌棒廠、采摘園、銷售、產品包裝等上下游產業實現產值5億元。
如今,黑木耳已成為中陽縣的一張閃亮的名片。黑木耳產業逐漸培育成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今年,中陽縣下發1號文件,出臺《中陽縣黑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打造“中陽耳農”勞務服務品牌,成立食用菌(黑木耳)研發中心、縣農特產品流通協會,建設研發、標準、物流、培訓、銷售等全方位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產業、人才、技術、電商、金融、創新等要素聚集發展,完善木耳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形成“高科研、大基地、優品質、深加工、活流通、響品牌”的發展格局,推動木耳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我們以耳為媒,共聚美麗中陽;以節會友,共話鄉村振興;以誠相邀,共贏轉型未來,推動中陽黑木耳進一步走出山西、走向全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更大活力。”中陽縣委書記王峰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