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礙 西城白紙坊深入推進無障礙建設讓坊間更有溫度
一個扶手,就能給他們一份安心的依靠;一段坡道,就可以使他們走出家門;一個無障礙爬樓梯,就可以解決他們上下樓的難題……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并將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的專門性法律。
近年來,白紙坊街道不斷對焦政務服務中心、居住小區、商超樓宇、“七小門店”等場所,不斷建設和完善無障礙設施,持續優化居民出行環境,讓城市更有溫度。
一點、一片、一路線,建設無障礙坡道
“現在街道內各處超市、商店都加了小斜坡,平日進出都更方便了!”居民李先生每日都要推著父親到各處轉轉,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讓他的生活便捷了不少。
方便的扶手、平緩的坡道……一個個人性化的無障礙生活設施走進白紙坊街道,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實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無障礙”。
目前,白紙坊街道共計投入資金180萬元,圍繞溫馨家園、黨群中心、社區服務站、部分老舊小區、市民服務中心、冰雪體驗館、七小門店等“一點、一片、一路線”及社區服務圈,共設置無障礙重點建設61處,為殘弱群體營造安全、通暢、舒適的出行環境。
一戶一策定制量身方案
針對排查中發現部分小區、門店存在無障礙設施缺失、破損、不方便坐輪椅人士單獨上下等問題,白紙坊街道立即根據具體情況、地形等因素,商討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全力推動區域無障礙化建設。
針對無電梯居民樓內老人、殘疾人的進出問題,民生辦(殘聯)在細致調研的基礎上同社區、物業、居民、施工單位一起商議改造施工方案,根據小區的實際情況安裝了無障礙扶手。
截至目前,白紙坊街道已配備了2臺爬樓機,在19個社區和街道政務大廳,部分七小門店建立預約服務機制,用軟性服務彌補硬件設施不足,確保無障礙服務的可及性。
接下來,白紙坊街道將繼續健全無障礙設施規劃、施工、監管和維護全流程機制,加強日常巡查,做到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引導樹立全社會的“無障礙意識”,進一步完善轄區無障礙服務體系,提升為特殊群體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王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