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大力加強基層急診救治能力建設
記者7月10日從寧波市衛健委了解到,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基層急診救治服務的需求,寧波將大力加強基層急診救治能力建設。按計劃,到2025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將實現星級急診室(科)建設全覆蓋。
這幾年,寧波市的基層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取得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基層就醫。但是,基層醫療機構的院前急救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如急救體系需進一步完善,急救點設置、急救制度建設和設施設備配置需更加規范和健全,急救點輻射能力不強、急救車輛不足等短板還較突出,將影響偏遠山區、海島危重傷病員救治,更會錯過黃金救治時間。為改變這一現狀,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寧波市衛健委特別制訂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急診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按計劃,2023年到2025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至少達到三星級急診室(科)標準,其中四星級急診室(科)累計建設40家以上;有15家以上建成五星級急診室(科)。
與此同時,探索基層急診遠程醫療協作網絡試點建設,以點帶面,按照區域分布,尤其是偏遠山區、海島,逐步建成覆蓋城鄉、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基層醫療機構急救服務體系。
按計劃,寧波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完善急診流程布局,設置面積適宜急診室(科),逐步構建起布局科學、合理,流程有序、連貫的急救功能區塊;急診室(科)應配備心電圖機、監護儀、除顫儀、洗胃機、搶救床、吸引器、氧氣、空氣消毒等基本急救設備;急診室(科)對急診患者資料進行登記,能夠對患者的來源、去向及全過程進行追溯,針對不同患者情況,建立相應的急危重癥轉診渠道,與相對固定的轉診醫院建立經常性急診業務溝通機制,有完備轉診記錄可查,轉診機構之間有轉診信息反饋機制。同時實現院中院前急救一體化,切實提高急救效率和成效。
同時,要加強急救隊伍建設,有條件的機構每年安排一定人員到二甲及以上醫院進行為期連續3個月以上急診輪訓。按規定,機構醫務人員應全員掌握一般急診知識和操作技能,急診室醫務人員能夠開展清創、縫合、止血、簡易骨折固定等技術,具備急性創傷、急診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卒中等重點病種初步識別與處理能力。
據了解,2022年11月,市、縣兩級建立了寧波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急診規范化培訓進修基地,共同搭建起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急診規范化培訓體系。據統計,市、縣基地已累計培訓基層急診醫務人員1500余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