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均效益破題 促園區換擋提速——長沙經開區探索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新途徑
“我們預計三季度大面施工完成,年底前能進行交付。”走進長沙經開區內的中電智造園項目,200多人正進行外立面幕墻、供電、消防及室外園林景觀等施工,此時,長沙中電光谷智能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工程總監方彪指著眼前的廠房說道。
這塊閑置數年的土地成功被“激活”,將打造成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產業、以數字經濟為支撐的高端產業綜合體,有望實現6億元的年產值和3500萬以上的年稅收,涅槃重生的改變得益于園區聚焦畝均效益提升打造的小微園區建設新模式。
1992年成立的長沙經開區歷經31年發展,園區可開發的土地已屈指可數;面對這一發展現狀,2022年園區圍繞提高畝均效益出臺一系列政策,希望以此破解土地瓶頸,聚焦園區土地存量運營和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園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如今,以畝均效益為引導的政策在長沙經開區正逐漸發揮出獨特效果,幫助園區成功探索出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的新路徑,并從根本上解決了“低產田”“撂荒地”現象,土地畝均效益實現逐漸提升。
“園中園”成長記
低密度花園式辦公環境、私密通透的企業獨棟……走進位于長沙經開區內的“園中園”——德普企業公元,超過150家優質企業入駐其中,在已開發建設的的148畝土地的園區里,去年稅收8979萬元,畝均稅收超60萬元,每平方米貢獻稅收750多元。
德普企業公元園區從一期落成之日起,就立足長沙經開區產業導向和資源優勢,瞄準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開展產業招商,幫助企業擴大規模、完成轉型升級、實現快速成長。
“我們打破傳統工業地產以‘廠房+辦公’的低端定位,以聚高端產業、聚龍頭企業為理念,優招商、找好商,將園區打造成中部地區高端產業園。”德普企業公元服務站主任文盛敏介紹,園區運營7年多來共孵化培育規模以上企業21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智能智造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
明確的產業招商定位,加上園區設立的企業服務站、董事會“一事一議”特批制度等“保姆式”服務,為入駐企業提供了全要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性服務,使得企業不但能引得進,更能留得住,長得大。
韶光半導體是一家集研發、生產于一體的高科技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德普企業公元花費近百萬元為其專設電纜,滿足企業擴容用電需求。長沙韶光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杰說:“園區想企業所需,解企業難點、痛點,真正讓我們做到無后顧之憂。”
據悉,在長沙經開區,類似德普企業公元這樣的“園中園”已達16個。
而隨著《關于推進“兩區”畝均效益改革試點工作三年行動方案》《長沙經開區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試行辦法》《工業用地收回實施辦法》等多項制度政策的實行,長沙經開區更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
正在建設中的中電智造園作為長沙經開區首個小微園區項目,得益于小微園區政策支持,項目審批環節就節省了3個月時間,未來將充分利用園區規劃、建設及運營方面的豐富經驗,實現園區制造業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
長沙經開區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工業地產開發建設,通過引進高精尖人才、設立各類高端研發平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高工業地產單位面積產出效益,助力當地高質量發展。
長沙經開區相關領導表示:“我們以畝均效益為核心,完善激勵倒逼機制,優化產業政策,促進優勝劣汰,不斷增強產業的創新力、核心競爭力。”
智能化改造提畝均
一字排開的電路板壓機、電鍍機器、電路板AOI掃描機等設備在車間內運轉著,經過十幾道工序加工而出的線路板被傳送至工位,產業工人們對照電腦里的掃描圖,逐一檢查線路板上是否存在瑕疵,合格的電路板最終將經過銑刀的切割變成比指甲蓋還小的產品。
這家生產應用于醫療設備、車載設備、電子設備的電路板產品的企業叫維勝科技,它在長沙經開區的生產基地已有20多年歷史,車間內的產線根據行業發展與市場需求,不少設備已完成了幾代的更新。
維勝科技生產總經理黃光明指著一條去年購置的垂直連續電鍍線向記者介紹:“這條電鍍線已達國際一流智能化水平,能夠實時記錄生產狀況,全流程無人參與,生產效率相比以前提升了1.5倍,相同占地面積來比較,畝均產值上了一個臺階。”
產線的更新換代讓維勝科技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并助力企業在智能制造轉型中占據行業領先地位。黃光明自信地說:“2022年我們產值超過15億元,今年隨著新設備調試到位,產能有望實現快速增長,將為產品占領市場提供有利保證。”
生產線的更新換代實現企業產能、產值的雙提升,讓長沙經開區內有限的土地達到效益“二次開發”,這一探索模式讓園區不少企業項目建設迎來了“加速度”。而針對一些企業存在資金不足、愿望不強的現狀,園區推出可擴大研發用房比例、準予產權分割、運營補貼、畝均效益獎勵等激勵舉措,以此來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五新裝備”)專注于鉆爆法隧道施工與礦山開采成套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創新研發是該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由其自主研發的的濕噴機、雙曲臂鑿巖臺車等設備在國內外隧道工地大顯身手。
“企業創新來自對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和對客戶需求的深度洞察,我們依靠研發團隊能找出具有競爭力的技術方案來實現客戶需求。”五新隧裝董事長楊貞柿表示,公司500多人里研發人員近100人,2022年研發投入占總收入6%左右,公司擁有專利超300項,其中發明專利近70項;無論是研發資源配置,還是研發成果,在同等規模的企業里面均排在前列。
近幾年,受益于新基建風口,隧道施工裝備下游需求快速增長,這讓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五新裝備銷量也迅速擴大,企業通過產品流程、工藝的不斷優化,讓產品在關鍵性能指標、能耗指標、加工工藝和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這也使得廠區畝均產值實現翻番。
坐落在長沙經開區星沙產業基地內的亙晟門窗數字化工廠,2條智能交互流水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著,生產線通過引入數控鋸切、機械手臂和MES系統等數字化改造,在門窗生產的傳統行業率先實現了工業互聯。
成立23年的湖南亙晟門窗幕墻有限公司(簡稱“亙晟門窗”),一直在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從引進德國制造設備到柔性化生產管理,再升級至自動化、數控化生產,每一步都是企業在謀求轉型、壯大規模、實現快速發展的新突破。
2021年在長沙經開區的支持下,亙晟門窗開啟了“5G+人工智能+區塊鏈賦能的數字化工廠”試點示范項目的改造,歷經一年半時間后,車間畝均產值實現60%以上的增長。
“相比傳統門窗加工制造流程,如今亙晟數字化工廠生產效率提升了50%,能耗減少35%,年產能達到100萬平方米。”亙晟門窗董事長何海英介紹,得益于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賦能智能制造,企業生產的門窗類產品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實現畝均產值的提升,需要鼓勵企業用最小的單位用地、用電等消耗實現單位產出和效益的最大化,引導企業向“效益好、貢獻大,占地少、能耗低”的方向發展,長沙經開區正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實、做到位,讓不同企業都能在園區實現快速發展。
二次騰飛“主引擎”
近年來,長沙經開區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壯大新的發展動能,將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列為長沙經開區“五大產業”發展之一,以搭建平臺為基礎,以推動“數實融合”為主線,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培育數字經濟規模超千億元。
天河國云“區塊鏈底層技術”被列為湖南省“十大科技攻關項目”之一,獲批建設全國首家省級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樹根格致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在全省15家數字化轉型服務商中獨占一席……一大批數字龍頭企業正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豐富落地應用場景,為促進數字技術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走進長沙經開區內的區塊鏈產業園(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多臺大型挖掘機和施工人員正緊鑼密鼓的施工。
長沙經開區區塊鏈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達20億元,總占地面積120畝,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集辦公、會議、路演、就餐、健身及商業于一體,未來將打造成園區數字經濟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基礎算力、金融服務、科技展示、創新孵化等服務功能。
“目前該項目一期主體已完工。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設,預計2026年完工。”長沙經開區星沙產業基地事務中心負責人說,“我們同步也將推出最新的3.0版數字經濟扶持政策,該版政策扶持力度更大、覆蓋面更廣,對企業吸引力更強。”
事實上,該項目也是占地2.8平方公里,新建總建筑面積248.5萬平方米,總投資235億元的三一科學城首批開工項目之一。
“三一科學城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將在9年內分5批開發建設,致力于打造世界籍產業創新區。”三一科學城項目總經理李兵表示:該項目整體建成后將成為數智化、電動化、國際化轉型的核心引擎、實現二次騰飛的重要載體。
項目以“產業再騰飛、開放新生態、人文好體驗”為主題進行規劃:其中“產業再騰飛”板塊圍繞三一集團產業生態打造全球國際會議中心、三一全球戰略先行區、國際化功能區等;“開放新生態”板塊圍繞院士工作站、國家級檢測中心、科創產業集群、雙碳示范功能區等進行定位;“人文好體驗”則著力打造文化藝術中心、繽紛商業與高品質住宅配套等。”
據了解,作為湖南自貿試驗區重大功能性平臺,三一科學城規劃設計耗時5年,歷經上百稿才最終確定實施方案,這其中長沙經開區全程參與,并積極推動三一科學城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試點,區域內發展產業主要包括先進工程機械、工業物聯網、總部經濟、智能制造創新孵化、跨境電商、二手工機貿易等。
三一科學城的建設是長沙經開區著力打造“騰籠換鳥”的典范,也是企業自身轉型升級謀求未來發展的“試驗地”。長沙經開區相關領導表示:“園區正向存量要空間、以質量求發展,攜手園區企業共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新舊產業替換,為好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如今,隨著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步入“發動起步”到“換擋提速”的關鍵階段,以畝均效益論英雄,已成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機制。
“長沙經開區作為湖南省首家國家級經開區、湖南省規模工業體量最大的園區,一直在轉型升級中找突破,未來將依托湖南自貿試驗區改革平臺,聚焦‘五好’園區高質量發展,與企業一道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長沙經開區相關領導說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