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明離不開“尼山之高”
6月26日,以“人工智能時代: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在山東濟寧曲阜開幕。這是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后首次舉辦的專題性活動。
數字文明,是現代文明的同義詞;尼山,因是孔子出生地而聞名于世,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之山。數字文明尼山對話,是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一場對話。
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吸引人很多數字企業家,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勇,360創始人周鴻祎,滴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等互聯網及科技領域的企業家走上尼山“論數”。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的談話頗吸引人:很樂意一起打造孔子和孟子的數字人,與全球網民一起交流。“數字孔子”“數字孟子”,這樣的創想,讓人想到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迎來“新生”。
人類生產歷史發展路徑是:手工——半機械化——全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背后是不斷的科技創新。而今天我們正迎來數字智能時代,微信的出現革新了人際交往方式,ChatGPT建構起人與機器的準社會交往關系,數字智能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各種現代化影響。
2022年11月,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同志等解讀《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2022—2025年)》時表示,山東省立足制造業大省和數字經濟強省“雙優勢”,產業數字化指數達到80.3,居全國首位。今年1月,《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山東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倍增。加快建設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濟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10%左右;打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400家左右,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中應用工業互聯網的比例達到45%左右,全省兩化融合指數排名保持全國前三位。
荀子《勸學》早有預言般的語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數字智能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各種現代化影響,也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帶來革命,“數字孔子”“數字孟子”意味著我們不用翻閱《論語》書籍,而是以“數字老師”的身份讓我們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數字文明尼山對話的價值,在一個“對”字。我們不但要看到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影響,還要看到傳統文化對現代文明的深刻影響。
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于中華大地,今天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基因。
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應該“可用、可靠、可信”,科技企業在追求技術先進性的同時,必須堅守社會責任感。周鴻祎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以人為本”,大模型不能引發大規模裁員,而是要幫助企業員工提升能力和效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沈陽:尼山對話給我的感受是震撼、迭代、創新,希望我們中國人能創造出全新的包含傳統文化韻味的新的文明,在全世界進行流傳。
“責任感”“以人為本”“創造出全新的包含傳統文化韻味的新的文明”,都意味著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的構建中正潛移默化地發生作用。
建設“數字山東”是建設“數字中國”的一部分,也是山東開新局、走在前的重要舉措。打造“數字山東”,山東提出4個聚力:聚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聚力增強數字政府新效能,聚力優化數字社會新環境,聚力營造數字生態新格局。這意味著“數字山東”既不是線條,也不是平面,而是立體綜合的:從經濟發展到政府管理到社會環境到應用生態,全部數字智能化。
數字經濟,是規則經濟;數字管理,是規則管理;數字社會,是規則社會;數字生態,是規則生態。一句話,數字文明是規則文明。傳統文化蘊藏著優秀的規則文化,因此,在數字文明進程中,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為網絡詐騙而痛苦,為不當的競價排名而苦惱,而這些“數字丑相”背叛了“數字文明”,糾正、減少這些“數字丑相”,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
現代學者研究發現,孔子思想和今天的市場經濟能夠和諧對接。孔子講“言必信,行必果”,極力反對商人進行欺詐經營,明確提出“器不雕偽”的主張,說明儒家思想是一種信用文化,這是市場經濟發展最需要的道德血液。儒家財富觀有紅線思維,所謂“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認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強調獲得財富要符合程序正義,在經濟全球化和法治規則相對健全的今天,我們仍能感受到其思想的前瞻性魅力。
因此,守護好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血脈,才能更好地迎來“數字文明”。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對”是對等,是態度和行為上的平等相待,這是對話交流的前提。沒有尊重,就不會有對等。因此,數字文明尼山對話,是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基于相互尊重的一場對話。
尼山的高度,是由孔子定義的,所謂“仰之彌高”。數字文明離不開“尼山之高”。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尊重對方,才能學習到對方的長處和優點;現代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對話也是如此,優秀傳統文化借助數字會傳播得更遠更快,數字世界站在優秀傳統文化巨人身上,可以更茁壯發展。(周學澤 高峰)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