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水產界的袁隆平” 一生一“芯愿”

      作者:劉雅麗 發布時間:2023-06-19 14:45:00來源: 天津日報

       

        “水產界的袁隆平”──養魚人這樣稱呼91歲的老人。

        36小時“學歷”,無礙他發表學術論文69篇、出版5部專著,被譽“北方家魚人繁孵化成功第一人”,創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粘性受精卵大批量自然脫粘技術與方法”,帶領一代代水產人培育出11個“國審”水產新品種。

        他解鎖水產種業“密碼”,矢志民族種業振興,鮐背之年奮戰一線,堅守初心:“咋說就咋干,我照著我的入黨誓詞做的,在我停止呼吸的前一秒鐘,也要為黨為人民工作。”

        他是金萬昆,“天津楷模”榮譽獲得者。

        “我就一‘魚花子’出身”

        孵化車間里的中華胭脂魚成群游弋,小手指般長短。“千斤的臘子(中華鱘),萬斤的象(白鱘),黃排(胭脂魚)大了不像樣。等到它比手臂長,要13年。”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場長金萬昆接受記者采訪。這種生活在長江流域的瀕危魚類,“北嫁”良種場十多年終于人工孵化成功,今年正批量化繁育。

        “十幾億人口,天天要吃飯,天天要營養,雜交水稻研究解決了吃飯問題,魚類育種大體如此,沒有良種是絕對不行的。”金萬昆說,要滿足老百姓日益豐富精細的食物與營養需求,把中國飯碗端得更好、更健康,就必須為水產種業裝上“中國芯”。

        吃魚吃蝦,天津為家。九河下梢天津衛盛產魚蝦蟹,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天津和全國多地一樣,水產靠天吃飯,野外捕撈量年年下滑,起初買魚憑票,后來有票沒魚。

        1953年,當時的蘆臺鎮建起漁業互助組,漁船上長大的金萬昆被推選為組長。1955年,互助組升級為蘆臺換新漁業生產合作社,金萬昆當選社長。1959年,金萬昆被評為勞動模范,獲得3000尾花鰱、白鰱,“長江撈上來的,說是給我的獎勵,其實是領導讓我好好養,把南方的‘花’掐過來,擱到北方讓它結‘果’。”

        那陣兒缺技術,南方的魚到北方基本“過不了冬”。年輕的金萬昆不會養魚,更不會養南方的魚,但從小捕魚,熟悉魚脾氣。挖倆大坑,魚放進去,一步步摸索,兩年后,魚胖嘟嘟、水靈靈,還孵化出“寶寶”。

        “南魚北養”奇跡般成功,合作社出了名,參觀的一撥撥。

        “當時的水產要發展,最大的問題是種的問題,你要想干水產就得搞育種。”這個理兒,金萬昆不懂,直到原國家水產部領導也來“看魚”。

        領導問:“接下來想干嗎?”

        他納悶:“養魚呀。”

        領導說:“光養魚不行,得做魚。”

        金萬昆以為領導指廚藝,不承想是要他做“從無到有”的魚──育種。

        “不行不行,我大字不識‘一升’,也不懂。”

        “不光你不懂,都不懂,那誰去干?都不干,中國的水產還要不要呢?正因為不懂才得干。”……

        金萬昆被說服了,應下“差事”,這一應就一生。

        育種是門大學問,靠實踐,也靠理論。問題來了,組織派他去江蘇學習白鰱孵化技術,老師都是教授,學員也基本是大學學歷,唯獨金萬昆只上過18天、每天兩小時的“識字班”,“凈遇‘磕磣事’。老師講‘絨毛膜激素’,記筆記,‘毛膜’寫個‘媽媽’。”金萬昆說。

        筆記記了一頁又一頁,詞典翻爛一本又一本,教材勾畫一遍又一遍,問題請教一人又一人……孜孜以求,滴滴汗水匯溪流。如今金萬昆已出版5本專著,刊發69篇論文,帶隊承擔了29項國家星火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良種工程等,獲得10項專利。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漁業科技服務領軍人才……榮譽加身,樸實無華,金萬昆常提醒自己“別翹尾巴”:“你就一‘魚花子(打魚的)’出身,是黨讓你成長,一切成就歸功于黨,歸功于人民。”

        成功,從不以出身論英雄。

        “補丁包”里萬千人的生計

        步履蹣跚的老人,有一雙不自覺顫抖握起來卻極為有力的大手,每個手指甲都比常人白些。

        “人工授精,要將種魚從水里撈出來,握于手中,勁兒小,魚跑。經年累月,場長手就成這樣。”換新水產黨支部書記孫杰說,這里每條魚都像場長的孩子,“他忙起來顧不上吃飯睡覺,但是魚進食、安胎、生產、坐月子都不能誤點。”

        去年春季種魚繁育期的一天,大伙兒都忙得一塌糊涂,金萬昆凌晨4時過來,在水池邊盯到晚上10時,等孫杰稍緩過神才發現老人已經腿腫得不像樣,便硬要他去休息,場長眼一瞪,“工作就是戰斗,戰斗能歇著嗎?”

        跟前的工程師都知道,場長脾氣急,找他說事功課得做得足足的,就怕被問住。

        “干活不能走樣,像做飯,半生不拉熟,誰吃?”

        “科研來不得半點馬虎,弄虛作假就是特務。”

        “多弄出一條魚,讓養魚人好養賣好價,吃魚人愛吃吃得起,我們是源頭,不能掉鏈子。”……

        多年來,老人的一句句話灌進一代代員工的耳朵里。

        從合作社的小池塘到國家級水產良種場,從“南魚北養”成功,到培育的魚苗批量化常態化“游向”南方,形成“北魚南調”新格局,從探索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粘性受精卵大批量自然脫粘技術與方法”,到建成淡水魚類種質資源活體保存庫,夯實魚類遺傳育種、品種創新、開發利用的物質基礎,使國家重要的珍稀瀕危物種得到異地保護和增殖……重要成果、變化年年“上新”的背后,是金萬昆帶領一代代水產人完成近千項實驗、面對無數次失敗的實踐,是一名鮐背老人畢生對培育“一粒種”近乎“吹毛求疵”的嚴謹作風。

        如今,在全國90多家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里,新品種有三四個的就值得驕傲了,要是自主培育的更了不起,換新水產工程師高永平說,“我們有11個,全部自主培育。”

        良種場綜合樓二樓有幾間職工宿舍,最里面一間屬于金萬昆。裂了的木質窗框黏著膠帶,兩把皮椅已磨爛,椅面也黏了厚厚一層,衣架上掛著一個乍看尚好的小挎包,拎起來瞧,一角一個整齊補丁。

        工作人員說,場長和大伙兒早年織漁網練就的手藝沒偏廢,全用在這“修修補補”上了。

        在這家民營企業,人人都能講幾件金萬昆對自己摳門對外人大方的故事。

        “良種場年產能60億尾魚苗,近10年年均銷售30億尾,苗種累計推廣輻射到全國30個省份。保守估算,年推廣養殖面積290多萬畝,養殖效益360多億元,帶動5萬多人就業。”高永平說,場里11個新品種,自誕生起從沒漲過價,“場長不讓漲,比如津新鯉2號,養殖戶叫‘超級鯉’,過去30元一萬尾,現在還是30元,賣15年以上了。”

        在場里工作20多年的孫杰也和高永平有相似的經歷,“2012年,南方一省份鯽魚苗突然大面積流行大紅鰓病,我們賣到那兒的魚苗顯現出抗病優勢,養殖戶聽聞涌來搶購,買不到急得競價,場長愣是一分不漲。直到今年還是一個價。”價不漲還白送,有一年,寧河區苗莊鎮幾家養殖戶買了別人家的劣質魚苗,300多畝池塘的魚全死了,那時候場里的魚苗本就緊張,金萬昆聽說后硬是調配了400萬尾送給他們,“場長最怕養殖戶掙不到錢,他心里裝著萬千人的生計。”

        如今,91歲的金萬昆依然每天最早“到崗”,甚至“步伐”更快了,“我歲數大了,就想著抓緊時間,盡力多做些事。”他去年加緊做了90多項育種實驗,到現在繁育的子代存活了80多種,“等到秋后,我再重新選育它們,看看它們有什么前途?走向什么?將來對人類起什么作用?”老人籌謀未來:將盡己所能,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幸福”,要把80多種水產新品種研發項目交給下一代再下一代。

        為了魚苗,為了水產種業,金萬昆從來不考慮自己,因為他堅信,端牢“中國碗”,良種是關鍵。孵化車間里一池池胭脂魚競相躍動、背鰭飄動,遠看像極了一條條揚起風帆乘風破浪的小船,金萬昆盯著魚苗,“它的功績在千秋萬代。”(記者 劉雅麗 文并攝)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av毛片在线看|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区|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67pao强力打造高清免费|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毛片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黑寡妇被绿巨人擦gif图|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中文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 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日本aⅴ日本高清视频影片www|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软件|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2020欧美极品hd18| 在打烊后仅剩两人接档泡面番|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五月天婷婷社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3p| 免费的看黄网站| 舔舔小核欲成欢| 国产性生活大片|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人护士免费xxxx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在线|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