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太空種子”背后的興安“芯”愿

      發布時間:2023-06-07 15:24: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習近平總書記對種業振興念茲在茲,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為種業改革發展指明方向。

        5月30日,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搭載實驗項目中,興安盟農牧科學研究所自主選育和引進的野生大豆、彩色小麥和蕎麥種子實驗材料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啟動空間搭載實驗。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三粒小小的種子飛入太空,連著“國之大者”,藏著興安盟在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道路上為“中國碗”裝更多“興安糧”的志氣與“芯”愿。

        除了神舟十六號搭載的實驗項目以外,在2020年和2022年,興安盟的水稻、燕麥材料就分別參加了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搭載實驗項目被送入太空。目前,全部材料已播種,正在進行下一步研究,即將為興安盟種業“增光添彩”。

        積跬步,至千里。創新求變、攻堅克難、保護利用……“太空種子”是興安盟育種事業發展的結晶與縮影,如今,興安盟種業發展如破土而出的種子,蓬勃、茁壯。

        良田千萬畝,哪知育種辛。6月3日,在興安盟農牧科學研究所試驗田內,作物育種與栽培研究科科長高欣梅正帶領團隊在試驗田內進行研究作業。放眼望去,近千畝試驗田被分隔成一個個幾平方米的小方塊,各種秧苗隨風搖擺,近千塊育種標識牌整齊排列,令人震撼。

        “試驗秧苗都是由研究員一粒粒播種,標識牌都是由研究員一塊塊插進土里的。試驗最多的團隊有8個研究員,要對100畝田地進行播種、栽培、記錄,雖然我們辛苦,但能為興安盟育種作出貢獻感到很欣慰。”高欣梅質樸的話里沒有表現出“種子上太空”后的喜悅和輕松,作為太空實驗種子選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她仍然沉浸在眼前的育種試驗中。她向記者介紹,送往太空的興安盟蕎麥種子早在12年前就開始進行試驗了,如今她最期待的是“太空種子”回來后,能給興安盟這片土地帶來怎樣的驚喜。

        近年來,興安盟主動承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勇做種業振興排頭兵,建立的“內蒙古自治區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為全國首個生物育種領域技術創新中心。通過試點工作,充分驗證了興安盟研究的玉米、大豆生物育種新品種在增產、抗性及安全方面的優異特性,為全國發展生物育種產業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每個重點實驗室的設立不僅是對興安盟育種的認可,也給興安盟科研人員壓了重擔,做好興安盟育種事業是我們的‘芯’愿。”興安盟農牧科學研究所所長徐興健說。徐興健是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年輕博士后,2018年到興安盟工作以來,他潛心鉆研,培育優質種子,在興安大地收獲著喜悅。

        “前不久,自治區科技廳公布了農牧業、能源領域第一批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名單,我盟創建的內蒙古自治區北方寒地水稻育種創新重點實驗室榜上有名。是全區唯一一家水稻育種領域的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徐興健介紹,2019年以來,該實驗室已經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興安盟綜合試驗站項目、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內蒙古自治區技術攻關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水稻重大協同推廣項目等各類科技項目10余項,不僅為興安盟水稻“揚名”,也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一代育種,代代傳承,興安盟“芯”愿記錄著興安盟人民鉆研的進程,也承載著全國人民的關注與心聲。

        “父親,您離開我們已經兩年了,今天,我來到興安盟,想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和您說說話。”

        “我也十分想念你,想念和我一起奮斗的同志們,你在興安盟建立工作站已經5年了,我們當初規劃的目標實現了沒有?”

        “實現了!您提出的水稻畝產增產100公斤的目標,在2021年就已經超額完成……”

        5月24日,一場特殊的對話在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進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水稻之子”袁定陽與“袁隆平”元宇宙數字人進行超時空對話,匯報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專家工作站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同時,接棒父親夢想,宣布“袁夢計劃”升級到4.0版,助推興安盟在推進高端水稻研發平臺建設和延伸稻米產業鏈上再上新臺階。

        “這5年來,我們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提高興安盟大米畝產超過100公斤的目標已經初步完成,我們將繼續為提高興安盟大米的品質和產量,為助力鄉村振興不斷地完善我們的‘袁夢計劃’,為‘興安產 安心選’注入‘芯’動力,讓興安盟‘好味稻’香飄萬里!”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說。

        2018年,袁隆平院士來到興安盟,親自為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5年來,興安盟持續加力將科技創新動能注入水稻“小切口”,努力做強農牧業“大產業”,與袁隆平院士專家團隊的合作成果豐碩、喜報頻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分中心及試驗基地相繼落戶興安盟,提供“芯”動力。

        立足興安盟資源稟賦,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和科技優勢,圍繞“科技興農、種業振興”,興安盟持續為打造高質量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奠定科技基礎,一張成績單豐滿而又厚重。

        2021年和2022年,興安盟連續兩年承擔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科研試點任務,承擔試驗面積470畝,輻射帶動農戶試點面積60048畝,占全國試點總面積的78%,涉及農戶1375戶,占全國試點主體六成以上。在全國達到了“三個最”,即:種植面積最大、農戶主體最多、試點模式最全。通過兩年對14個大豆新品種、20個玉米新品種的連續跟蹤調查,驗證了新品種的優良特性。

        “目前我們已選育適合興安盟栽培的優質大豆新品種10余個、玉米品種2個、水稻新品種10個。大豆有7個品系正在參加自治區區域生產試驗;玉米有2個品系正在參加自治區區試;3個水稻品種通過自治區稻麥品種審定委員會初審,6個水稻品系參加自治區品種試驗。”徐興健說,興安盟的育種事業正在逐步助力興安盟完成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重要任務。

        興安盟農牧科學研究所還通過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基層的形式,面向農村牧區開展技術培訓、咨詢、檢測、新品種和新技術示范等服務,僅2023年上半年累計培訓農牧民5000余人次,新品種新技術核心試驗示范面積1萬畝,技術服務覆蓋面積超過150萬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年,興安盟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預計達到1783.6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達1689.36萬畝,興安盟正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通過裝上一顆顆優質高產的“興安芯”,為“中國碗”添更多“興安糧”。(記者 高敏娜 興安日報記者 劉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人与黑人videos系列|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小说区乱图片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肉色无边(高h)|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波多野结衣在公众被强|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AV无码免费看|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美女舒服好紧太爽了视频| 在线看中文字幕| 久热这里有精品|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麻豆国产剧果冻传媒视频|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中日韩欧美经典电影大全免费看|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视频播放网站 |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app草莓视频|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香蕉视频欧美| 直播视频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