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構筑宜居宜業“人民之城”
“這里還有直接飲用水!”日前,在雄安新區白洋淀站的站前廣場,來自北京的游客邱志東帶著女兒涂涂在這里游玩。涂涂高興地湊近喝了一口,還讓爸爸給接了一杯。
小小便民點,服務大民生。為進一步提升群眾飲水便捷程度,雄安新區積極推動公共區域直飲水設施建設,為戶外工作者、市民、游客等提供免費飲用水。
“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要堅持就業優先,完善就業創業引導政策,加強對新區勞動力的再就業培訓”……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雄安新區考察時強調。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雄安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質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構筑新時代宜居宜業的“人民之城”。
“我住的是140平方米的房子,四室兩廳兩衛,南北通透。小區環境也很好,我經常下樓跟原來的鄉親們聊天兒、遛彎兒。”日前,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弘文花園小區,談到生活的變化,居民王瑞生言語間都是幸福和滿足。
初夏時節,走進南文營社區,處處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看孫子的大媽一邊推著孩子溜達一邊和熟人打著招呼;熟識的居民們聚在一起下棋、健身;孩子們在奔跑嬉戲。
不僅僅是南文營社區,在容東片區,如今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首個集中建成區,也是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的宜居宜業、協調融合、綠色智能的綜合性功能區。目前,容東片區已有6萬多名回遷群眾安居。
學校、公交站、醫療服務機構、社區服務中心……雄安新區著力構建“城市—組團—社區”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2022年7月,北京以“交鑰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中的中學項目正式移交。至此,“三校”項目全部交付,醫院項目將于今年9月底建成。如今,59所京津冀優質學校、65所京津冀知名醫療衛生機構與雄安新區建立幫扶合作關系,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15分鐘生活圈”加快形成。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就業優先,完善就業創業引導政策,加強對新區勞動力的再就業培訓。
位于容東片區容德東路的雄安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于今年1月初開園,除多次舉辦大型線下招聘會外,日常還可為群眾提供政務服務業務受理,為人力資源企業提供集聚平臺,全力打造具有雄安特色的人才資源服務品牌。
銜接好安居和樂業,雄安新區持續深入實施就業促進工程,著力擴大就業容量,常態化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用工對接會等,千方百計讓群眾端穩就業“飯碗”。
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回遷群眾最有發言權。在這里,群眾宣講隊伍異常活躍。老黨員、村干部、樓門長、群眾志愿者,以自己身邊的幸福生活為“活教材”,通過志愿服務、結對幫扶、文化活動等載體,把黨的創新理論講出“幸福味道”,把貼心暖心服務送上門。
藍圖逐步落地,愿景變成現實。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雄安新區將一如既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記者劉冰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