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攜手業主助力700多條中華鱘放流回歸長江
日前,碧桂園攜手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湖北省慈善總會等,在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江灘舉行“鱘夢中華,長江有魚”的中華鱘放流社區公益活動,助力700多條中華鱘重回長江。
活動采用“現場放流+云端捐贈”相結合的模式,吸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進來,從而為全社會營造一個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碧桂園通過特別設置“中華鱘公益明信片愛心義賣”與“鱘魚公益認捐購買活動”,號召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中華鱘的保護中來。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將中華鱘放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有機地結合起來,業主們通過科普展的文圖展示,更直觀地了解中華鱘存在的歷史痕跡、數量驟降的原因、以及我國的十年禁漁與公益放流站對策,更深刻地理解本次放流活動對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
現場工作人員為即將回歸長江的中華鱘植入“電子身份證”。通過植入PIT標記等一系列手段,科研人員能夠逐步搭建起追溯體系,實現對野外中華鱘生長、發育等情況的有效監測,助力中華鱘野外種群的拯救與恢復。
碧桂園服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科學放流,可以加強中華鱘保護的科普宣傳教育,助力長江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發展。期待更多的愛心人士支持“長江有魚”公益項目,為守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共同努力。(曾曉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