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七冶集團:“數字大腦”促轉型 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5月8日,中國五礦黨組書記、董事長翁祖亮到中國十七冶調研。他充分肯定了公司從信息化向數字化邁出了可喜一步。只需鼠標輕輕一點,數字大屏上200余個在建項目、8大數據分析艙、5類核心業務系統等數據躍然眼前、實時更新。這個“數字大腦”正以“橫向貫通、縱向穿透”的整合能力,迸發出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勢能。
“數”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戰略,中國十七冶未雨綢繆謀劃兩化融合布局,率先垂范投身數字轉型浪潮,推進生產經營與數字化轉型的同步升級。
公司按照“圍繞信息賦能、打造數字五礦”的決策部署,確立“數字十七冶”建設目標,聚焦工程建造實際、信息交互整合、生產經營管理及業務場景變革等方面,通過細致的頂層設計、有序的行動計劃,實現“公司管控集約化、項目管理精益化、決策部署科學化、資源配置高效化、信息數據資產化”。3月28日,公司獲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AAA級典型企業”榮膺全國十佳AAA級典型企業之一,標志著中國十七冶成為行業前列乃至全國領先的兩化融合管理示范標桿企業。
“數”引信息化管理新途徑
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銖積寸累。從傳統建筑企業到數智領航強企的日新月異,公司將信息化建設新要求與自身發展新需求相融合,引領業務決策、經營預警、項目綜合管理等“組織全覆蓋、業務全集成”的管理新途徑。
中國十七冶秉承“一切工作到項目”理念,沿著打通“小前端”信息孤島,提升“大后臺”管理效能方向,圍繞“人、機、料、法、環”五要素,利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BIM等技術,搭建包含進度、質量、安全、成本、分包管理等多種業務的智慧工地平臺,滿足項目各項管理業務需求,實現傳統工地智慧化的轉變。自4月14日公司啟動二季度數字化遠程巡檢以來,已完成對40多個在建項目的遠程巡檢工作,通過查看系統數據、報表數字、現場鏡頭等多種措施“穿透”現場,實現在線檢查分析、考核預警、指導糾偏。
“數”推全方面提升新效能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項目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公司通過數字化下沉生產端,著力構建更完整、更完善的數字生態,賦能項目高質量發展,實現“建設一個平臺、多面提質增效”的目標。
得益于智慧工地平臺的運用,一季度公司17個試點數字化管理項目綜合得分穩中有升、持續向好,當前公司正全面推進所有項目陸續上線。山東濟濰高速公路項目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團隊緊抓“數字十七冶”建設窗口,采用稱量數據采集、監控系統對混凝土拌合、CFG樁、箱梁張拉實現進度、質量控制,通過數據化分析優化工期安排,預計提前2個月實現通車目標。連霍高速項目通過C3D深度應用,將地形信息匯總,通過勘查設計階段地理信息模型融入BIM模型建立,為項目選擇線路、計算挖填方量、降低施工難度提供依據。蘭州奧體中心項目通過開展探索數字化、智能化在工程中的深度應用,攻關多專業交叉、造型復雜、工期短等難題,支撐起精品場館的建設,充分驗證了在重點項目中數字化運用的巨大價值。3月8日,該項目的BIM 技術應用案例獲第七屆中國建設工程BIM大賽一類成果。
中國十七冶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握發展主動,逐浪數字大潮,推進決策數據化、治理數字化、項目數字化,助力實現“一創兩最五強”奮斗目標。(胡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