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鹿城建起營商環境找“茬”隊 為企業綜合減負6.38億元
“連續幾天,一條投訴都沒有,企業真的對部門辦事都很滿意?”近日,溫州市鹿城區紀委常務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鄒本篤打開“e鹿親清”監督平臺,眼見新增投訴一項為零,他喊上身邊的黨風室紀檢干部,又去跑企業了。
2023年,浙江省委在“新春第一會”提出,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志在爭創全省營商環境優秀城區的溫州鹿城,更是以嚴標準對待任何有損營商環境的行為。“吃拿卡要現象已經極少發生了,我們把監督重點放在了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上。”鄒本篤說。
鹿城為此專門搭建了營商環境監督服務中心,依托親清政商關系監督平臺“e鹿親清”,探索搭建政企溝通模塊,實現涉企投訴全過程跟蹤、涉企服務全流程監督。企業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對入企服務、涉企執法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對轄區營商環境等提出意見建議,對態度粗暴、違規違紀等情況進行投訴,實現政企溝通“無時差”。
但是,“e鹿親清”搭建兩個月來,企業主動發起的投訴屈指可數。“這方面有鹿城營商環境整體提升的原因,也不排除個別企業雖有微詞,但出于各種顧忌,不愿多說。”鄒本篤告訴記者。
如何第一時間獲知企業的真實感受?鹿城區紀委篩選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監測點和示范點,由紀檢監察干部作為“點對點”聯絡員,下沉企業與企業家談心交朋友,一對一收集訴求、督辦問題、反饋結果等,實現政企溝通的“心連心”。
“辦事是否順利,有沒有遇到推諉扯皮現象?”“平時街鎮、站所過來檢查多嗎?大概多久來一次?”“相關職能部門發現問題后,是先提醒你們,還是直接開罰單?”“企業發展中,還有沒有哪些難題或者困擾,需要進一步化解或者提供幫助的?”正是一遍遍交心溝通,打消了企業的顧慮。有企業透露,涉及跨部門跨領域的企業辦事,尤其一些權責交叉、邊界不清的事項,仍存在解決周期長、溝通成本高現象;也有企業指出,有時碰到一些難度較大的工作時,個別部門仍有一些畏難情緒。
“我們進一步出臺了模擬問責實施辦法(試行),通過對可能需要問責的情形提前研判、警示提醒,切實解決涉及多部門職能交叉領域中存在的職責不清、邊界不明、權責不一等問題,消除職責交叉形成的監管盲區,防止營商環境相關工作中出現推諉扯皮‘踢皮球’等情況。”鄒本篤說。
目前,鹿城已通過“模擬問責”提醒24人次,解決惠企政策落實不力等問題24個,為企業綜合減負6.38億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