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蘇電力發布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
投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助力江蘇外來電量最大接納能力提升至32.5%;全年沒有發生一起由于電網原因導致的停限電事故……3月23日,《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這是國網江蘇電力連續第12年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對外披露該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意愿、行為、績效和承諾。
《報告》通過高質量發展的數字注解等七大篇章,系統回顧了國網江蘇電力2022年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亮點工作和突出貢獻,圍繞電力保供、能源轉型、科技創新、優質服務、共享發展等八個議題介紹了2022年重要履責實踐,選取了四個方面的影響力事件彰顯了在服務“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中的實際行動,并通過經濟、環境和社會三方面合計23個數據指標展現了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亮眼成績。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報告》顯示,在支撐電力保供方面,2022年,國網江蘇電力秉持“精益求精優安排、千方百計挖資源、度電必爭保供應”的原則,投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完成500千伏泰州鳳城—無錫梅里輸電工程大跨越段施工,配合政府成立省市“1+13”電力負荷管理中心,并建成232項35千伏及以上主網工程和1.4萬余項配網工程,成功經受住迎峰度夏期間72天用電負荷過億、最高負荷達1.31億千瓦的歷史新考驗,以電力保供的“穩”全面支撐了經濟發展的“進”。
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國網江蘇電力統籌減碳與發展,在高耗能行業推出節能降碳方案,助力降低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開展“十四五”及中長期江蘇電網規劃研究,完成1356萬千瓦市場化光伏項目接入評審,積極承接陸上光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并網潮”。截至目前,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5000萬千瓦,超過3個白鶴灘水電站的裝機總容量。
在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國網江蘇電力持續推進“光學麥克風”“圖計算”等國家重點項目研發,不斷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并首次編發“新技術推廣應用目錄”,落實29項重點技術項目和應用計劃,實施成果轉化項目219項、轉化收益2320萬元。
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國網江蘇電力多措并舉:深入推進“三零”“三省”服務,提升低壓接入容量標準由160千瓦至200千瓦;率先建成業擴數字化管控平臺,縮短平均接電時長約10%;實施“百鎮千村”電氣化建設工程,推廣鄉村電氣化項目1.4萬個;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供電服務“十個一”專項行動,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問題和民生需求的痛點難點。
此外,國網江蘇電力作為省級電網公司率先響應全球發展倡議,聚焦減貧、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等八個行動領域,將全球發展倡議轉化為務實行動,為助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蘇電智慧。(張悅 殷友偉 黃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