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玻璃折射“高質量轉型發展”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卡塔爾世界杯……茶具、水具、酒具、咖啡具……旋轉解壓杯、淚珠紅酒杯、網紅扭扭杯……”山西晉中祁縣玻璃器皿制品已進入國際場合,融入大眾生活。
“中國玻璃器皿生產出口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全國百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目前,祁縣擁有生產企業50戶,上下游企業200余戶,從業人員2.5萬人,人工吹制高腳杯占全國總量的80%。
3月18日-20日,“山西特色專業鎮·祁縣玻璃器皿招商引資暨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行,一件件玻璃器皿晶瑩剔透、精美絕倫;一代一代玻璃大師,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創于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與清華、北大、北師大、北京工業大學等28所國內一流高校,建立產學研聯盟,成功研制祁縣獨有的無鉛水晶玻璃,研發自動拉挺機、激光切口機等22項智能制造裝備,推動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參與制定標準,發布“玻璃醒酒器”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21項,國家級玻檢中心檢驗覆蓋率達95%;
推動技藝傳承,舉辦三屆玻博會、六屆技術大賽,培養了一大批玻璃設計藝術大師、巧奪天工的工匠技師,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新生力量;
……
近年來,祁縣玻璃器皿發展尤為矚目。
祁縣玻璃器皿的成功在于其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祁縣縣委書記李軍表示,該縣生產的10大系列8000多個品種,行銷80個國家和地區,與100余戶跨國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實現生產全世界、供應全世界、行銷全世界。
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歷史傳統、人才輩出……憑借昭馀大地得天獨厚的疊加優勢和獨特魅力,祁縣玻璃器皿正在積蓄做大、做強、做精特色產業的發展動能。全縣共有玻璃器皿生產企業50戶,運輸、模具、原輔材料供應等上下游及手繪、描金、烤花、刻花等深加工企業達200余戶,從業人員2.5萬人。2022年,全縣玻璃器皿完成產量25萬噸,實現產值23億元。
“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這是《本草綱目》中關于玻璃的描述;而“中國玻璃器皿之都”是文化傳承、產業發展、東西融合于一體的現代玻璃器皿集聚之地。
中國日用玻璃協會理事長鄭舞虹希望,通過這次招商引資暨產業推介會能夠加快祁縣玻璃器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努力建成玻璃器皿行業產、學、研、用融合的新高地,成為國內、國際市場玻璃器皿供應鏈集聚區。
據悉,推介會設有玻璃器皿產業特色專業鎮建設發展推介、招商引資項目推介、公共區域品牌發布、團體標準發布、春季新品推介、集中簽約、新聞發布等活動,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祁縣玻璃器皿專業鎮高質量發展路徑。
未來,祁縣將圍繞“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標準和品牌、做大龍頭企業”部署要求,聚力實施總投資40億元的六大領域十大工程項目。力爭到2025年,玻璃器皿生產企業超80戶,全行業產值突破50億元。(張鈺佳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