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2023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高質量推進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
百花爭放又一春。在這個奮進的春天里,話劇《于成龍》開啟全省巡演,京歌《中華》受邀赴土耳其參加世界合唱研討大會,2023年新春優秀劇目展演成功舉辦,文化惠民工程實施蹄疾步穩,山西文博會云上綻放……我省推進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回眸2022年,這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山西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內第三次蒞晉考察調研,再次考察文化單位,作出重要指示,為山西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指明了方向。這一年,全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省委歷次全會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豐富文化產品供給,著力塑造文化品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守正創新加快推進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讓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三晉大地充分涌流。
以文化人 為山西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2月15日晚,話劇《于成龍》在省城太原拉開全省巡演的序幕。“我覺得于成龍是一個特別清廉的人,我要像他一樣清清白白做人。”小觀眾郝益德觀劇后深有感觸。
2月24日至26日,“表里山河——2023年新春合唱音樂會”連演3場,用音樂宣傳山西、唱響山西。京歌《中華》大氣磅礴,《表里山河》如詩如畫,《木塔情思》醉人心神……我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甘霖盛贊:“山西是真正地用心在做文化。”
省政府新聞辦2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涉及時代跨度大、地區多,反映出中華文明各個時期的豐富面貌和厚重歷史信息。
今日之山西,傳承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正在為山西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轉型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從話劇《于成龍》被評為“第十七屆文華大獎提名劇目”,到京歌《中華》在中央電視臺《梨園闖關我掛帥》元宵特輯擔綱壓軸,再到我省16件作品入選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創歷史之最,我省優秀文藝作品頻繁亮相國家級活動的大舞臺,出新出彩、備受矚目。
從成功舉辦第三屆山西藝術節(云上藝術節),到“國慶相約看好劇”活動網絡觀眾達1700萬人次,到“人說山西好風光”翰墨芳華山西書畫作品上海展、“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山西優秀美術作品展綻放華彩,一場場精彩活動聚焦主題,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從紅色題材電影《紅光》,到講述革命艱辛的電視劇《太行奶娘》,到謳歌功勛人物的廣播劇《申紀蘭》;從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圖書《金珠瑪米小扎西》,到獲得魯迅文學獎的散文集《大湖消息》、翻譯作品《奧麥羅斯》……我省文藝工作者始終在攀登文藝高峰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從陶寺遺址等重大考古項目、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穩步扎實推進,到永樂宮壁畫保護、“云岡學”研究取得積極進展……古老文物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以文化人、凝心聚力,表里山河氣象新。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里傳承,古老的文脈在這里延續,時代精神在這里匯聚。
以文惠民 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一分錢不花,就能在村里欣賞到名家的精彩表演”。2月19日是運城市新絳縣澤掌鎮光村的傳統古廟會,新絳縣蒲劇團“免費送戲下鄉進村”,為當地百姓表演傳統戲劇《打金枝》,讓百姓過足戲癮。
“藍天救援隊專業的搜救行動在當地獲贊無數。”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名譽教授、藍天救援隊隊員王軍為省圖志愿者們講述他在土耳其地震救援現場的所見所聞。3月4日,在第24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來臨之際,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的文源講壇系列活動“志愿青春與‘雷鋒’對話”在省圖舉辦,活動氣氛熱烈。
新春伊始,2023年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已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滿足著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省文旅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之一的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2022年共開展20項群眾文化服務品牌活動4505場次(含線上巡展、展播),完成年度計劃任務量的225.2%。鄉村群眾文藝隊伍(文藝小分隊)共開展活動135897場次,鄉土文化能人藝人共開展活動34451場次,鄉村文化帶頭人共開展活動63695場次,分別完成年度計劃任務量的113.2%、143.5%、132.7%。“免費送戲下鄉一萬場”共完成演出13068場,完成年度總任務量的130.7%。
文化惠民潤人心,凝心聚力向美好。2022年,我省組織實施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全力開展“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群眾文化活動,積極開展特殊群體文化活動;出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省發改委、省文旅廳等21家單位聯合印發《山西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組織開展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推動智慧圖書館、公共文化云建設;推進古籍保護專項工作,全面落實國家版本館展品征集工作,開展山西省“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復核工作;探索開展“百姓點單”式公共文化服務,把公共文化送到百姓家門口,打通“最后一公里”;完成了第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全面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持續進行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山西省圖書館“我是你的眼”文化助盲志愿服務項目和臨汾市洪洞縣孝親敬茶志愿服務項目入選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案例;山西省群文舞蹈團表演的《人說山西好風光》獲得第十九屆群星獎。
一座座設施先進、服務細致的劇院、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農家書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覆蓋城鄉;一場場戲劇、電影、非遺活動、書畫展覽被送進農村、送進學校、送進軍營;群眾可以通過惠民價格享受高品質的經典藝術演出;公共數字服務建設方便百姓隨時隨地查閱資料、徜徉知識和藝術的海洋……
“文化民生”風生水起,在溫暖人心的同時,傳播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點亮夢想,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強。
以文興業 使文化“軟實力”成為經濟發展“硬支撐”
陶寺遺址的千年積淀、天龍山佛首的前世今生、榫卯結構的鳥尊積木、精湛的推光漆器技藝、六味齋等中華老字號的香味……點擊進入第五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云上文博會)VR展廳,山西省特有的文化遺產一下子“活”了起來。手工刺繡包、十二如意鐵壺、相府壹品鐵鍋……“云文博”小程序為參展企業開辟線上銷售渠道,共有300多家企業的上千種文化藝術商品在線上銷售。第五屆山西文博會于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24日在線上舉行,全面展示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風貌。
是博覽的舞臺,是交易的紐帶,是文化的盛宴,是產業的盛會,自2013年首次舉辦文博會至今,10年間,已成功舉辦5屆的山西文博會,始終以創新的姿態引領著山西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為山西轉型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新動力。
1月2日,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落下帷幕,山西展團成果豐碩,現場交易額達到182萬元,同時達成多項意向合作,涉及產品定制、代理代工、項目投資、文化展示等多類商務合作,涉及金額850萬元。山西瑞來工藝品有限公司金錢石雕刻作品第三次獲得深圳文博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大賽”金獎,山西工藝美術集團“脫胎描金漆器梅花捧盒”榮獲銀獎。山西展區以“文化三晉轉型山西”為主題盛裝亮相,精彩展示出山西文化改革發展的新成就、山西文化企業的開放姿態、山西文化產品的獨特魅力,書寫出新時代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山西篇章。
3月1日至5日,第四屆山西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優秀及獲獎作品展在太原市小井峪文化產業園區亮相,吸引了諸多文創愛好者觀看。太原市民趙曄說:“這些文創作品蘊涵了豐富的山西文化,創意讓文化資源鮮活起來了。”
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軟實力”正逐漸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硬支撐”。2022年,我省制定《山西省“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等,精心培育各類文化市場主體。出臺《山西省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推進提升省市縣三級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建設。2022年上半年,山西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6%,比同期全國增速(0.3%)高28.3個百分點,比同期中部地區增速(8.0%)高20.6個百分點。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我省將繼續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依托平遙推光漆器、琺華器、澄泥硯等為代表的非遺項目,實施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工程。實施工藝美術振興行動,聚焦特色專業鎮建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創新創意山西文創IP,推出晉風晉韻文創產品,持續打造“山西禮物”、塑造凝練山西文化特色的“國禮”品牌。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加快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璀璨的文化之光必將照亮山西高質量發展之路。(記者孫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