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擴大治水“朋友圈” 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發布時間:2023-03-08 10:51:00來源: 四川日報

        原標題:擴大治水“朋友圈” 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如何更好地將黨的二十大制定的一系列戰略部署落實到新征程中,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加快推進長江、黃河全流域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支持四川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這次全國兩會,從四川代表團的全團建議和政協委員的聯名提案中,均能看到與此相關的意見建議。

        本期“黨媒連連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與云南日報、湖北日報記者聯動,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陳槐和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書記蘇永忠,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中心副主任亢德芝,聚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主題,以“水環境治理”為切入點,共話長江大保護,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聊行動談收獲

        水環境質量,三省均有“好消息”

        陳槐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多年,“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陳槐說,媒體報道去年四川203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達202個,占比99.5%,優良率位居全國前列,“新聞里面有句話我印象深刻:水環境質量創20年來最好水平。”

        陳槐說,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四川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堅實一步。“從頂層設計到高位推動,從精準治理到有效監管,這些年四川做了大量工作。”陳槐介紹,比如四川先后印發實施“十四五”長江、黃河、赤水河等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重慶聯防聯治,推動瓊江、銅缽河、南溪河達標;與甘肅、青海、陜西協同治理跨界河流,共護上游水生態安全。

        蘇永忠介紹,保護修復方面,昭通重點在“種、退、關”上下功夫,“以‘種’讓全域增綠,全市森林覆蓋率從2021年的47.8%增至2022年的50.1%;以‘退’暢通河道,全市累計清理整改和退出小水電站324座;以‘關’固土修復,赤水河流域關閉煤礦23座、砂石料場116個。”

        “通過努力,我們實現了‘兩個100%’和‘一江清水出昭通’的成效。”蘇永忠介紹,“兩個100%”指全市14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100%,19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一江清水出昭通”就是境內393條長江干支流,出境斷面水質基本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

        “說到長江大保護,我腦海中出現‘江水東流、水清岸綠、江豚逐浪’的美好畫面。”亢德芝也是從一則新聞開始分享自己的觀點,“2月28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已達1249頭,實現了歷史性的‘止跌回升’。”亢德芝認為,江豚是長江水環境的“天然檢測員”,其數量“止跌回升”反映了長江水環境的不斷改善。

        “2022年,湖北省繼續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長江保護修復提檔升級。”亢德芝列出數據,深入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累計整治長江入河排污口9067個,新增植樹造林231萬畝、濕地修復4萬畝,長江干流出境水質保持在Ⅱ類,“江豚逐浪”的美景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聊創新談規劃

        深化跨省合作,推進長江生態系統修復

        “近年來,我們以問題為導向,針對制度機制、截污治水、共建共享等方面的薄弱環節,提出了‘五抓’措施。”蘇永忠說,這“五抓”分別是抓組織領導、抓污染防治、抓保護修復、抓普法宣傳和抓問題整改。這其中有很多創新舉措,比如深入開展“一個U盤下達河長令”行動。在產業上,突出一個“禁”字,嚴禁高污染、高排放項目落地,決不要帶污染的GDP。

        “在推進長江上游生態保護治理的過程中,群眾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蘇永忠舉了兩個例子,一是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大幅改善,通過“兩污”治理,大部分農村地區都能享受到和城區一樣的環境衛生服務;二是大力發展竹子、花椒、獼猴桃等生態特色農業,促進群眾大幅增收。

        “雖然長江大保護初見成效,但長江流域水環境面臨的各種風險依然嚴峻。”亢德芝認為,長江流域各地要堅持久久為功,進一步多措并舉治理長江水環境。“建議進一步實施最嚴格的水環境保護,讓‘母親河’休養生息。”亢德芝提出,應該持續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繼續堅持十年禁漁,深入推進長江生態系統修復、生物多樣性恢復;加快建立長江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全流域協同保護、全社會共同參與。“長江濕地是我國最大的人工和自然復合的濕地生態系統,也是我國濕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亢德芝還提出,應該進一步抓好長江濕地保護,“建議在武漢設立長江沿線濕地保護修復國家重點實驗室。”

        談及未來如何更好推進工作,陳槐講到了四川的創新做法。比如現在很受關注的基層河湖管護“解放模式”。這種探索發源于雅安的解放村,以河流為單元,向中小河流、鄉村河湖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將清理整治從一個點推向整條河、全流域。這種方式激發了群眾參與河湖保護治理的自覺性、積極性,實現了基層河湖管護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這其中,群眾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是很強的。”陳槐說,四川正在深化跨省合作,擴大流域治理“朋友圈”,進一步確保出川清水向東流,“我相信,今后四川在‘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方面一定更加出色。”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浩 張庭銘 云南日報記者 期俊軍 段芃 瞿姝寧 雷桐蘇 湖北日報記者 楊宏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 高清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h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a | 91手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爽天天弄|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国产在线激情视频|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欧美人牲交a欧美精区日韩|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h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jizz18性欧美| 国产91在线|欧美|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黄色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jizz18高清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高清不卡|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国模吧2021新入口|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欧美三级手机在线| 再深一点再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