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唐家河生態搬遷40年

      發布時間:2023-03-08 10:48:00來源: 四川日報

        原標題:唐家河生態搬遷40年

        “像夢一樣。”3月2日,瞅著山上已經萌芽的紫荊花,方登武努力回憶過去40年的點滴。

        方登武的老家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的腹地——廣元市青川縣前哨村,那是一個如今在地圖上已找不到的村莊。

        1983年的春天,根據原四川省林業廳和青川縣的安排,方登武生態搬遷至妻子的娘家青溪鎮陰平村落戶。幾十年間,他們見證了唐家河從伐木場變成自然保護區,再變身大熊貓國家公園一部分的蛻變歷程。

        1983年,四川在原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啟動全省乃至全國最早一批生態搬遷試點。

        幾十年間,從伐木場變成自然保護區,再變身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從“探路”到“對路”,這片土地不斷適應著新的“身份”。

        40年后的這個春天,記者來到唐家河,在森林、鄉間尋找搬遷和扎根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發掘這場跨越時空的生態故事……

        生態搬遷大事記

        1978年12月15日

        國務院同意成立四川青川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1978年12月29日

        四川省青川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掛牌成立

        1983年

        生態搬遷行動啟動,計劃搬遷800余戶村民

        1986年

        生態搬遷行動完成

        1986年7月9日

        國務院同意將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

        四川啟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一期,將包括唐家河在內的41萬余畝土地劃分為5個責任片區

        2018年10月29日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成都揭牌

        2021年

        我國宣布設立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在內的第一批國家公園

        搬

        必須離開的故鄉

        唐家河腹地的山谷盡頭,方登武找到了原前哨村一隊的舊址。這里是他25歲之前生活的地方。“原來的3間土房大概在這個位置。”站在雜草叢邊,方登武努力尋找著老家的痕跡。順著他指的方向,坡地上只剩下小腿高的荒草和淺淺的地基。

        方登武在這里有快樂的記憶。1965年初春,一隊伐木工人開進唐家河的原始森林,唐家河伐木場宣告成立。隨后,他被父親送進了伐木場,成了木匠學徒工。7年后,方登武正式出師,把青杠樹鋸成板材、吊線、做成家具,成了老鄉口中的“方木匠”。

        1977年,“方木匠”每月的收入已經接近70元。“比縣里一般干部的收入都高。”說起年輕歲月,方登武的眼睛里放著光。憑著一手木匠活,方登武剛滿20歲就說定了親事,女方是24里外的陰平村人。

        但方登武風光的日子很快就結束了。1978年,唐家河林區正式設立自然保護區,與臥龍自然保護區一道成為全川僅有的兩個省級垂直管理保護區。因為在此之前的1974年,全國第一次大熊貓野外調查顯示,唐家河林區至少生活著86只野生大熊貓,數量和密度僅次于臥龍林區。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成了“試驗田”,劃定核心區、實驗區和緩沖區。位于唐家河腹地的前哨村和工農村,都在大熊貓遷徙的通道上,被劃入實驗區,明確嚴禁從事砍伐等破壞森林的生產經營活動。伐木場隨即停止運作,轉變為保護區管理機構。

        重新拿起鋤頭的方登武卻發現,自己無法養活一家人了。“海拔高、土層薄,只能種麥子、洋芋和黃豆。”方登武的發小陳發良回憶,村里人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次米飯,“平時就是洋芋粥。”

        “老婆不愿意嫁進來了。”1982年,方登武25歲了,在當時已是大齡青年。但未婚妻要求:要么分手,要么倒插門。

        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內原住民的窘迫,有關部門早已注意到。原林業廳野保處退休干部冷峪陽回憶,考慮到實驗區內村民生活越來越艱難,1982年秋,原省林業廳和青川縣方面商定,從1983年起實施生態搬遷行動,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將工農村和前哨村的800余戶村民分別搬遷至緩沖區邊緣的落衣溝村、陰平村。

        “每人補貼兩百斤小麥和100元安家費。”得知這一政策,方登武當即和未婚妻舉行了婚禮,約定來年春季正式上門。

        難

        從頭開始的新家

        “24里山路,只用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提起搬家時的速度,方登武依然有些驕傲。但妻子很快“戳穿”:家當少、心里急,能不快?

        1983年3月的一個下雨天,方登武用扁擔挑著全部家當下山,其實只有鍋碗瓢盆和一床被褥。方登武的第一感覺是陰平村暖和多了,在前哨村還要裹著棉衣才能出門,這里一件粗布襯衣就能對付夜里的風,“氣候條件好的地方,種地的選擇也多。”

        搬下來第一年,方登武開始試著種水稻,又建了一處豬圈,但他還是沒能賺到錢。因為前哨村村民紛紛到來,這里人多地少的矛盾越發突出。“人均不到一畝,多數人只能混個溫飽。”方登武的發小姜開齊說,搬到陰平村不到半年,他就托青溪鎮的親戚尋了個打零工的活路貼補家用。

        1983年和1984年,方登武的妻子先后生下兩個女兒。面對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方登武干過零工、做過買賣,最后撿起了先前給家具縫制皮具的手藝——“方木匠”就這樣成了“方皮匠”。

        那時候,剛剛步入正軌的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加大了巡山護林的力度,工作人員的皮質防寒鞋、防寒衣時常開裂。方登武找到商機,把皮革攤擺到了保護區管理處的辦公區。

        方登武的同鄉李福軍,1983年搬家后,和十多位原工農村、前哨村村民一起成為保護區的護林員,最頭疼的是面對老鄉們。原來,原工農村和前哨村的村民每個月都要回到山里砍一些青杠樹賣,曾經的老友變成了“對手”。

        原林業廳干部趙建華坦言,當年搬遷任務重、時間緊,在安置方式上,還是“給錢給糧”的簡單方式。這也導致搬遷后相當一段時間內,盜伐等現象屢禁不止。

        1998年起,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正式實施,盜伐天然林的處罰力度隨之升級。包括唐家河在內的41萬余畝土地被劃分為5個責任片區,分別明確專班守護。搬遷戶沒有退路了,必須要找“對路”才能生活下去。

        轉

        嘗試吃上“旅游飯”

        “都是現炒的野菜哦。”傍晚時分,方登武招呼著游客。這天雖不是周末,但他家的農家樂還是入住了8位客人。3層的磚混小樓共計16個獨立的客房,以及100多平方米的院子,方登武家的農家樂,在陰平村并不算顯眼。

        唐家河生態搬遷群眾吃“旅游飯”的想法,起源于1995年。這一年,我國引入“GEF(全球環境基金)——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項目,唐家河保護區被納入項目實施范圍。趁此機會,唐家河保護區管理處給陰平村、落衣溝村的家家戶戶改造了節柴灶、組建了村級護林員隊伍,并提出發展旅游的設想。

        “一開始,大家還是在觀望、猶豫。”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管理處社區科工作人員何萬紅說,當時,原保護區管理處組織了生態護林培訓班和生態旅游培訓班。前者很快就讓村民逐漸停止了砍樹,但后者從設想變成現實,前后用了十多年。直到2006年,村民鐘元輝才在村里帶頭辦起了村里第一家農家樂。

        “比看熊貓還稀奇。”今年52歲的鐘元輝,同樣是原前哨村村民。他記得,自家農家樂開始裝修那天,擠滿了前來圍觀的鄉親,“我自己也發怵,干不好就丟人了。”

        但現實很快就消除了這種疑慮。“一間房,一晚60元。”方登武說,鐘元輝家的農家樂開業時,他第一次意識到,這種房子一晚上值這么多錢。

        同樣受到鼓舞的,還有村民杜顯軍。在鐘元輝之后,他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客房。幾年內,他家的客房數量從不到10間擴展至近百間。客房的形態,也從單一的標準間擴展到田景房、山景房。這些年來,他前后投入了1000多萬元,年營收突破百萬元。

        瞅著鄉親們賺大錢,方登武也坐不住了。2014年,唐家河震后重建完畢,方登武就貸款12萬元修起了3層小樓,正式辦起了農家樂。如今,每間客房每晚100元,每年能給他家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

        陰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成鵬說,從2006年開始,隨著陰平村農家樂數量持續攀升,“玩在唐家河,住在陰平村”成為多數游客的選擇。

        盼

        國家公園帶來更多收益

        “這橋修好了,到咱們村的游客肯定更多。”3月3日傍晚,陰平村村外的下寺河大橋工地上,幾位村民擺起了龍門陣。自從開春后大橋動工,這里就成了村里的“會議中心”。大橋修通了,從唐家河游客中心到陰平村不必再繞道。

        橋還沒建成,但大伙早就行動起來了。“全村起碼有10個農家樂在裝修改造。”羅成鵬說,趁著夏季旅游高峰到來前,陰平村正在忙著“補妝”,打造更多游客打卡的“網紅店”。

        2021年,我國宣布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方案明確,陰平村和落衣溝村作為入口社區,將給予種種扶持措施。

        此前印發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提及,支持周邊社區居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等多種形式,適度發展生態體驗、熊貓文化產品、特色農產品加工等具有當地特色的綠色產業。同時,整合園內生態產業資源,創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品牌,通過聯合營銷,擴大品牌效應。

        “我們的蜂蜜才50多元一斤,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還有,我們這里的農家樂秋冬季生意不算好。”落衣溝村村支書楊勇盤算著,借助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的入口社區建設契機,讓全村400多位原工農村生態搬遷村民的日子再紅火一點。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管理處處長諶利民透露,方登武和楊勇等人的期待有望變成現實:保護區正在謀劃引入自然保護組織和公益機構,培育國家認證的蜂蜜品牌。同時,建設一批觀鳥、觀獸站點,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這些都有個前提,就是要守好這片林子。”3月3日晚,巡山歸來的落衣溝村村民黃興僑,正忙著修圖。這位原工農村村民、現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的專職護林員運氣不錯,當天巡山路上碰到了3次扭角羚。

        去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舉辦的攝影大賽正式開幕。原本以為獎金唾手可得的黃興僑發現,光第一個月,積極巡山的落衣溝村和陰平村村民就上傳了數百張作品。

        “從砍樹人、旁觀者變成了生態保護的參與者。”李福軍感慨萬千。(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哲 王成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 91香蕉短视频| 校园放荡三个女同学|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爱搞网在线观看| 啊快捣烂了啦h男男开荤粗漫画|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国精产品wnw2544a| 一级在线|欧洲| 日本最新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在线不卡|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国产精品久久久|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野花社区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你懂的| 91女神疯狂娇喘3p之夜|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最近2018中文字幕2019国语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高清|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周妍希美乳三点尽露四季图片| 高h辣肉嗨文公交车| 国产熟女乱子视频正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