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山西 | 臨汾:沃野升騰希望 鄉村綻放新姿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大部署。山西堅定不移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著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三晉大地奏響美麗鄉村建設“春之曲”。
即日起,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人民網山西頻道聯合山西省委網信辦、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山西省鄉村振興局,共同推出“鄉村振興看山西”專題報道,講好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時代山西鄉村振興故事。
初春時節,萬物生發,平陽大地,一片繁忙。
村村鋪通條條坦途、村頭傳來陣陣歡笑、農業大棚綠意盎然,這是一片希望的沃野,更是充滿綠色的生機之地。
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3348元,位居全省第三;全國首家“健康小屋”在永和縣坡頭鄉索駝村建成并投入使用;率先在全省組建市級村發集團,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已達4.15億元;曲沃縣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首批100家創建名單……一組組攻堅數據令人振奮,一幅幅生動畫面催人奮進。
堅持“強鞏固、抓銜接、促振興”的工作主基調,臨汾市奮力建設宜居宜業、富裕和美的新農村,鄉村振興見實效。如今,走在鄉村田野,幸福質樸的笑容在每一個人臉上綻放。
示范帶動 引領美麗鄉村新風貌
推動鄉村振興,最直觀的變化在哪里?
是農村廁所改造、是鄉村庭院美化、是污水治理、是道路硬化……印象中那些曾經“臟亂差”的農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蝶變。
走進洪洞縣大槐樹鎮秦壁村,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鄉間道路干凈整潔。在這里,水泥路通到家門口,路燈照亮夜間的村莊,垃圾集中清運、交通便捷高效;在這里,村民住上了樓房,喝上了自來水,集中供暖供氣;在這里,社區物業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村史館、勞務市場、幼兒園,應有盡有。
現在的秦壁,四季有花,全年常綠,農家庭院,整潔有序,村里村外,文明成風。“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創建,在大力發展大棚草莓休閑采摘,蔬菜、花卉種植的同時,搞好科普教育研學農耕基地的建設,計劃在三年內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0萬元。”洪洞縣大槐樹鎮副鎮長、秦壁村黨支部書記劉小平信心滿滿。
像秦壁這樣別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在臨汾還有很多,它們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在各級各類扶持政策的撬動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巨變。
開展鄉村振興示范試村創建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的重要抓手。
臨汾市全力打造“學有榜樣 趕有目標”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截至目前,共實施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39個,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25個,在山西省數量最多、體量最大、覆蓋最廣。
距離吉縣縣城35公里的屯里鎮太度村,借助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的東風,千年古村煥發出新魅力。
依托毗鄰人祖山景區的優勢,太度村充分挖掘鄉村文化、村落生態,以“品嘗傳統美食,體驗鄉村風情,游覽古村院落,弘揚德孝文化”為主題,打造包含特色小吃、土特產、院落休閑、兒童游樂、民俗體驗、大槐樹祈福等為一體的“如意太度村”,建成特色民宿院落33座,帶動本村及周邊村民增收致富。
“原來在山東的企業打工,成家后有了孩子,就不再外出打工了。”王紅云是民宿管家,她邊學邊干,接待游客熱情大方,受到游客的一眾好評。“村里‘芃籬人家’民宿開始營業后,我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工作,既能增加收入,還能照顧家庭和孩子。”
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張香梅喜笑顏開。“村里的陳年垃圾不見了,原本雜亂的廣場也建成了我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村里這些年變化可大了,家家戶戶裝飾著自己的院子,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從曾經的其貌不揚到如今的顏值刷新,太度村的華麗轉身,是臨汾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的真實寫照。
2022年,臨汾市加大資金投入,深入開展農村廁所整改,47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任務全部完成,農村公共浴室建設率先推進,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已建成公共浴室并投入使用,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扎實有序。
“各示范點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推廣、多樣化的鄉村振興成果,展現出產業興、生態美、鄉風好、治理優、百姓富的晉南特色田園鄉村新模樣。”臨汾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永升介紹。
產業支撐 激活鄉村振興原動力
連日來,汾西縣團柏鄉下團柏村的大棚蔬菜迎來生產旺季。蔬菜大棚內暖意融融,棚內各種蔬菜長勢旺盛,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箱,一派繁忙景象。
據了解,團柏鄉下團柏村蔬菜大棚建設項目,是2022年確定的汾西縣40項重點工程之一。項目占地200余畝,總投資1200余萬元,由山西晉海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承建高標準蔬菜大棚20座,引進山東壽光先進種植技術,種植一些反季節茄果類蔬菜,采取統一育苗、統一采購、統一銷售的方式,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從去年開始,我就在大棚里干采摘的活兒,春節期間都沒休息,每個月能賺2000多元,在這干活既能照顧家里,還能增加一份收入。”下團柏村村民郝亞琴一邊摘菜一邊說著。
蔬菜種得好、賣得俏,不僅給種植基地帶來了收益,也為村民增加了就業崗位,溫室大棚成為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棚”和通往鄉村振興的“直通車”。
農業要強,必須突出品牌引領,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臨汾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將脫貧地區產業作為五大振興首要任務,實施“特”“優”戰略,以“臨汾優選”區域公用品牌為牽引,通過“促”“增”“密”“強”賦能,推動“臨汾優選”成為周邊省市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農旅產品品牌,有效帶動脫貧地區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富裕富足。
值得一提的是,“臨汾優選”區域公用品牌在“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排行榜由2021年的第55位躍居為2022年的第6位。擦亮“臨汾優選”品牌,臨汾信心滿滿。
現如今,吉縣蘋果、隰縣玉露香梨、浮山堯田醋、古縣古樹核桃、安澤連翹、曲沃智慧菜谷蔬菜……品牌云集,名滿天下,農業品牌在臨汾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一路高歌猛進。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臨汾市加快推進沿黃梨果、沿汾蔬菜、沿太岳中藥材為主的“三大板塊”,推動產業做大做強。2022年,全市新發展水果2.03萬畝,改造中低產果園8.04萬畝,新發展中藥材10萬畝,新(改)建設施蔬菜3187畝。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257億元,同比增幅37%。
事實上,鄉村振興不僅要產業振興,還要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過去一年,臨汾市持續鞏固住房、飲水、教育、醫療等動態保障。全市義務教育失學輟學兒童動態清零,鄉鎮衛生院、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達標率達到95%以上,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涉及11個縣(市)221戶,全部竣工并入住。
2022年,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3348元,位于全省第三,比2021年增加1652元,增幅14.1 %;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5666元提高到6000元;全市590支駐村(鄉鎮)工作隊、1247名駐村工作隊員、584名駐村第一書記,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與此同時,該市有效規范全市850座村級光伏電站運維管理和收益分配,累計收益1.39億元,設置公益崗位1.8萬個,促進了脫貧群眾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碩果累累 集體經濟托起共富夢
“分紅了、分紅了,村里給我們分紅了,趕緊去村委會領錢!”在吉縣吉昌鎮上東村舉行的2022年度股民分紅大會上,村民奔走相告。
寬闊平坦的四好農村路,穿梭于沃野之間,通村達鎮;村莊整潔有序,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依次排開;崇德向善的文化墻潤物無聲,一幅山鄉巨變的畫卷漸次鋪開。
令人心馳神往的鄉村旅游,在幾年前是上東村人沒有想過的。作為臨汾市吉縣城北垣面的一個小山村,上東村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宜居宜業的鄉村振興之路。
農民盼豐收,股民盼分紅。“我們家一共有六口人,一名股民分100元,一共能領600元。”村民曹榮學雙手托起分紅金額牌子,笑得合不攏嘴。分紅現場,村民們喜笑顏開,感受著集體經濟給他們帶來的福利。
今年上東村集體經濟結出碩果,村委拿出14.82萬元集體收入,向全村1482名股民進行現金分紅。“村里的集體產業發展勢頭好,大家都掙到了錢,我們曾經許下的分紅承諾,終于兌現了,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越來越好!”上東村第一書記薛文榮說,“這是集體奮斗的成果,理應由村民共同分享。”
2022年,上東村被納入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村委通過多方學習考察、反復實地調研、多次干群商討,最終形成了“一軸三區九組團”的發展思路。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萬元,不但為上百名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成為年度工作先進村、壯大集體經濟樣板村。
現在的上東村,游樂園富了大家的錢袋子,蘋果、櫻桃、花卉產業也是蒸蒸日上,村民的致富勁頭更足了。
“今年,我們將繼續按照鄉村近郊樂耕這一開發主線,發揮區位交通、產業資源兩個優勢,利用民居、特經農業、閑置用地三個資源,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形成具有市場影響力的上東品牌,實現共同發展、產業壯大、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有機統一,蹚出一條富有生機活力的鄉村振興新路子。”薛文榮躊躇滿志。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臨汾市聚焦破解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鄉、村各自為戰、單打獨斗的局面,按照“黨建引領+市場推動”的發展思路,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組建17個縣級公司和145個鄉鎮(街道)聯合社(分公司),聯動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在全市域構建起了“1+17+N”的四級農村集體經濟市場主體體系,著力推動市域內農村集體經濟集團化發展、市場化推進。
2022年,全市農村集體總資產量達到194.4億元,全市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其中93個行政村達到百萬元以上。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在“產強、民富、景美、人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中,臨汾市處處彰顯著踔厲奮發、奮勇爭先的姿態,廣大農民的美好生活也必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聽,在新的歷史節點,臨汾市正奏出鄉村振興的鏗鏘強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