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造”與“北京服務”將強強聯合
一個是連續數年占北京GDP比重超過8成的現代服務業,一個是正在邁向“高精尖”的先進制造業,二者“牽手”能否實現“1+1>2”的效果?
“北京智造”與“北京服務”正牽手融合。市發改委等11個部門近日發布《關于北京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這是北京首個推動“兩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按照計劃,本市將集中發力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兩業融合新機制、新模式和新業態,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級兩業融合示范園區、100家市級兩業融合試點企業。
緊扣“五子”聯動發力八大領域
2181336輛——北汽福田總部,后市場平臺上“鏈接”著已售出的近220萬臺商用車和500多萬車主,每一輛車的速度、機油溫度等400多項數據盡在掌握。
“平臺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對駕駛員的駕駛行為提出改善意見,甚至還能降低油耗,提高運輸效率。”北汽福田X事業部總經理張曉聲解釋,“X”代表著“無限”,也是汽車生產后的各種服務。通過后市場業務體系的建設,福田已經從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企業轉型,同時賦能全國2307家經銷商、7365家服務商。
這恰恰是汽車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的成功例證。“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曉濤說,北京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勢突出,2022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5萬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8成以上,制造業加快向“高精尖”轉型,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2%左右,為兩業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這次發布的《實施意見》緊扣促進“五子”聯動,提出集中發力的8個重點領域。其中,在推動醫藥制造與健康服務有機融合領域,提出以“智能+”模式拓展遠程健康管理、遠程門診、移動醫療、運動向導、精準照護等服務業態等。在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和服務全鏈條體系方面,支持汽車制造企業開展汽車全生命周期服務,拓展汽車租賃、改裝、二手車交易、維修保養等后市場。在釋放消費領域服務與制造融合潛力方面,支持企業構建消費驅動型組織模式,以家電、消費電子等為重點,促進更新消費。
兩業融合項目可獲貸款貼息支持
一家傳統的制造企業探索現代服務業,勢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此,《實施意見》專門提出加強金融支持,將兩業融合發展作為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重點支持領域,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2.5個百分點、期限2年的貸款貼息支持。
不僅如此,本市聚焦堵點難點尋求突破,結合行業企業的經驗和訴求靶向發力,提出了20項主要措施。“一個項目里既有先進制造業、也有現代服務業,真正實現融合發展。”李曉濤說,為了滿足兩業融合用地需求,本市也提出在兩業融合示范園區內探索功能適度混合的創新型產業用地模式,合理配置地塊兼容功能和比例,提升土地使用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等。
同時,在強化企業和園區服務方面,也提出鼓勵兩業融合示范園區圍繞重點產業建設專業化“一站式”產業服務平臺等,并在定制廠房建設或租賃、儀器設備購置等方面探索給予固定資產投資補助。
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跨區域布局方面,本市也將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動“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梯次布局、協調聯動,促進形成緊密的分工協作和產業配套格局。圍繞醫藥健康、集成電路、智能裝備、消費品、大數據等領域,京津冀三地將聯合編制產業鏈圖譜,培育協作緊密的優質企業群體,共建產業協同基地。
2025年前培育形成“十園百企”
小米公司以“互聯網+產業+金融”的模式構建物聯網生態,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打造“制造+服務”新業態,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初步形成“新藥篩選——動物實驗臨床——研究注冊上市”鏈條……此前,北京市兩業融合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初步形成一批典型的兩業融合發展模式。
近幾年,“兩業融合”的企業和園區也將繼續拓展。根據《實施意見》,到2025年,將培育形成10家市級兩業融合示范園區、100家市級兩業融合試點企業,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兩業融合新機制、新模式和新業態,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基本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擦亮“北京智造”“北京服務”品牌。
“科技創新、京津冀產業協同、‘兩區’建設等是北京市的獨特資源,既是北京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形成獨特優勢的關鍵支撐,也是北京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產生示范效應的重要領域。”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洪群聯認為,《實施意見》對如何高效用好用足資源作了清晰部署,有助于提升北京市兩業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更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