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新政真金白銀助力樓宇經濟發展
“請問你們的購樓政策,門檻是什么?需要準備什么材料?什么時候能夠兌付?”這兩天,杭州市上城區投資促進局負責樓宇工作的工作人員李依晴化身“接線員”,為企業答疑解惑。
新年伊始,上城區發布“打贏修復戰、勇奪開門紅”政策28條,其中在“實施產業穩增長行動”中提出,企業在上城區購置商務樓宇作為自用辦公(不含附屬和配套用房),購置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或購置金額達到2000萬元,符合補貼條件的,按購置金額給予最高10%的補助。同時,下方還貼心附上了咨詢電話。
政策發布的第二天起,李依晴辦公室的電話便忙個不停。她粗略算了下,每天要接20多個企業打來的咨詢電話,5天來已有百余家。“有些是落戶在上城的企業,因為有擴張需求打來咨詢的,也有像寧波、湖州等地的新企業來詢問政策。”李依晴說。由于中午是咨詢高峰,李依晴也放棄了午休時間,主動在電話機旁守候。為更好地了解企業訴求,她也會在電話里積極了解企業信息,包括稅收、購置樓宇的用途等。
據介紹,這是上城區首次出臺針對企業購樓的專項補助,政策惠及面更廣。樓宇經濟對于上城來說有著雙重意義:對內,是發展區域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的抓手;向外,是一張城市封面,全方位展示上城的格局。
2022年,上城區實現稅收億元樓宇62個,創歷史新高。其中,位于錢江新城的錢塘銀座大廈月稅收過億元,樓宇內企業總營收也首次邁過千億元大關,成為浙江首個“雙億大樓”。同時,涵蓋22個稅收億元樓宇的富春路,樓宇稅收規模超150億元,成為浙江首條“百億大道”。
一直以來,上城大力實施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早在2020年就發布了《樓宇平方效益評價規范》杭州市地方標準。2022年7月,由上城牽頭編制的以“樓宇經濟”杭州標準為樣板的《長三角商務樓宇一體化評價體系》發布,宣告著長三角樓宇經濟一體化取得了首發成果。日前,上城區還獲評全省唯一“中國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標桿城區”。
樓宇標準的探索,賦予上城樓宇經濟發展巨大能量。據介紹,如今上城正邁向樓宇經濟3.0時代,這是由純粹的載體建設發展為空間產業和運營服務的立體融合。這也意味著,樓宇經濟不再只追求硬件設施、樓宇稅收等基礎功能和傳統指標,而是更關注樓宇經濟對區域經濟的拉動、對城市品位的提升、對城市文化的傳承。接下來,上城將立足樓宇經濟自身優勢,進一步做深做強樓宇標準。未來三年,該區預計新增樓宇資源超400萬平方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