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讓群眾更好辦成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日前,楊女士到滁州市瑯琊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單位一直無法繳納今年9月份至11月份養老保險。了解到楊女士訴求后,工作人員立即和她一起前往養老保險窗口面對面協調。經系統排查和電話溝通,了解到問題根源在楊女士原單位所在的安慶市懷寧縣社保只繳納到2月份,3月份至9月份欠費,需要在原單位所在地區消除欠費記錄。
隨后楊女士和懷寧縣社保部門取得聯系,問題得以解決。“很感謝‘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工作人員幫我找到了原因,解決了困擾我的問題。”楊女士說。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全省“一改兩為”會議精神,安徽省數據資源管理局聯合省直效能辦,在全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企業優環境優服務。截至目前,該窗口已累計受理并辦結辦件4473余件。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由各級效能辦與政務服務管理部門共同負責,對企業和群眾反映的“辦不成事”反映事項進行臺賬登記,并錄入“互聯網+效能管理”信息化平臺,實行統一登記、一口受理、交辦分辦、效能督辦、閉環管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安徽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以“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推動疑難問題“辦得成”、復雜問題“辦得好”、緊急問題“辦得快”。
找準問題原因、研究解決措施、及時跟蹤督辦。“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立即辦理反饋;不能現場協調解決的,則負責全程跟蹤辦理進度,進行協調督辦。在“辦不成事”反映事項辦結或提出辦理意見后,1個工作日內將辦理情況及時反饋企業和群眾。
對由于跨地區、跨部門或歷史遺留、政策變化等原因造成的政務服務“難辦件”問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務,推動疑難問題“辦得成”。馬鞍山市“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聚焦“集體土地房屋所有權登記不準確、戶口遷入手續繁瑣”,推動由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滁州市鳳陽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牽頭協調集體會商,采取“四鄰公示”和補充測繪方式,確定土地交易的真實性和實際面積,解決房產無法過戶的遺留問題。
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能有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牽涉多個部門的復雜問題“辦得好”。“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積極發揮綜合協調作用,讓群眾辦事“少跑腿”。來安縣某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因生產工藝流程升級改造,調整后的建筑方案不符合消防規范要求,無法施工。該縣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全程牽頭,協調相關部門,主動為企業提供整改方案,提供容缺受理服務,促進該項目快速施工、投產運營。
針對不能到現場辦理的特殊人群,安徽省多地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接到問題反映后,組織相關業務窗口在線辦理、上門幫辦代辦。泗縣結合“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出“服務到家”特色服務,組織相關業務窗口,入村入戶上門服務。目前,該縣已推出不動產登記、縣外報補、企業設立登記、身份證辦理等10余項“服務到家”特色服務業務。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積極把群眾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也努力讓群眾的緊急問題“辦得快”。
今年高考期間,池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與公安窗口及時溝通,通過公安窗口“綠色通道”及時受理群眾申請采集人像,并向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匯報,為高考考生陳幫紅快速辦理居民身份證。
近期,“安徽省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被評為安徽省2022年度“十大法治事件”。省數據資源管理局政務服務指導處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總結提升,改進和完善窗口運行模式、工作規則、工作流程;加強監督考核,聯合省直效能辦嚴格實行效能問責,推動企業和群眾更好地辦成事、好辦事、快辦事。(朱 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