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織密“微網格” 彰顯“大作為”
今年來,桐城市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四事四權”全域試點為契機,以“全科網格”為平臺,持續優化網格設置、建強網格隊伍、深化網格服務、提升網格效能,彰顯鄉村治理“大作為”。
科學優化網格,“全域覆蓋”體現治理深度
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職責明確”的要求,每個行政村劃分成4-9個網格,整合黨建、綜治、信訪、鄉村振興等各類網格和業務工作,推動鄉村治理所有要素入網、所有事務入網,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籌”。全市202個村細化為1254個網格,將“支部建在網格上”,依據網格重新劃分黨小組,每名有幫帶能力的居家黨員和流動黨員分別聯系幫帶若干農戶。
建強網格力量,“全民參與”體現治理廣度
每個網格配備3名不同類型人員,網格指導員一般由鎮(街道)包村干部或年輕干部擔任,專職網格員一般由包組的村“兩委”成員擔任,兼職網格員一般由黨小組長、村民組長或聯防長擔任。結合市直機關干部結對幫扶、鎮街干部包村聯戶,整合現有各類專項工作人員,組建網格服務團。其中,管理服務團隊由網格黨支部書記或黨小組長任負責人,村民小組長、黨員骨干等成員組成,做好網格內隊伍建設,協調解決難點問題。工作服務團隊主要是優化整合聯防長、保潔員、護林員、道路專管員等隊伍,分片包干,負責區域內相關工作。志愿服務團隊主要以黨員為主體,組織開展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當先鋒、作表率。
做實網格陣地,“全面服務”體現治理溫度
精心繪制網格黨建地圖,讓網格員、網格服務團隊亮身份、明職責、定任務,提高黨員群眾知曉率。按照“五有”標準(有場所、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在黨員聯系戶家中規范建設黨小組之家115個,集學習、活動、服務、調解、議事等功能于一體,將組織陣地建立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每個月固定一天,組織召開黨小組聯席擴大會議,網格指導員、網格員、村民組長、群眾代表列席會議,鎮村干部與黨員群眾面對面、心連心,零距離交流,打造“家門口黨建”。
健全運行機制,“全程監督”體現治理精度
建立健全網格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工作機制和網格人員日常培訓和考核評價機制。網格員走訪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能自行處理的,就地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上報“五老”人員予以協調解決,“五老”人員不能解決的,上報村黨組織予以協調解決;村黨組織不能處理的,做好梳理匯總,由鎮街根據問題性質和管理權限“吹哨派單”,相關職能部門主動承接、限時辦理并反饋。注重與“文都e家”平臺融合,確保網格管理和服務的精細化、長效化。推行“組務公開”,黨員“紅黃榜”、財務收支明細等均張貼在公開欄,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與監督權。(胡國貴 秦宇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