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安徽滁州靠什么?
一個產業要強大到什么地步,才能成為一座城市的標簽?
滁州用光伏,給出了答案。
從“農村改革發源地”到聞名全國的家電制造,滁州始終“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最近幾年,在坐穩安徽“第三城”,躋身全國百強市之后,滁州毫不避諱談論自己新的夢想: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滁州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底氣和實力,來自其厚實的“家底”。滁州市鳳陽縣是著名的“石英之鄉”,豐富的石英砂資源覆蓋面積達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在100億噸以上,其中二氧化硅含量達99%以上,儲量、品位和開采價值均居全國第一位。
于是,滁州抓住機遇,做好“資源換產業”,建立起了覆蓋石英砂、硅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光伏邊框、封裝膠膜、光伏背板、光伏電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
2018年,光伏巨頭隆基股份在滁州投建了年產13GW太陽能組件項目,在整個隆基股份體系中,滁州隆基樂葉是其最大的太陽能組件基地之一。除此之外,晶科能源、福萊特、福斯特、東方日升等光伏巨頭也紛紛將核心基地“安家”于此。
對滁州光伏產業“家底”有了初步認識后,我們還可以看下滁州的光伏產業“成績單”。
2021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的企業中,有6家在滁州落戶,因此滁州目前光伏組件產能達37GW,占安徽省60%、全國11%。
與此同時,滁州光伏電池產能達22.5GW,占安徽省50%、全國6%;光伏玻璃產能達460萬噸,占安徽省50%、全國21%……
最近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滁州市光伏產業產值達688億元、同比增長126%,預計全年產值將突破800億元。
在滁州,光伏企業并不滿足規模大,產能高,更要技術新,不斷突破光伏產業的“卡脖子”“天花板”。
位于滁州市來安縣的晶科能源工廠屋頂,有一個20MW的N型高效組件所組成的電站。電站里,還有兩串用作對比的傳統P型組件和新研發的N型光伏組件。
通過企業的對比展示可看到,N型的發電量超出了P型2%以上。這款去年11月才推出的新品N型光伏組件,不僅讓整個電站的發電量有極大提升,還能節約電費。
“所有機器全部為國產,核心技術握在自己手里,踏實!”鳳陽矚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祥文介紹,自研技術不僅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更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時至今日,滁州市光伏制造業部分企業的技術水平已全球領先:隆基太陽能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06%,異質結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3%,均為世界最高紀錄;晶科N型單晶硅單結電池效率達到25.4%,刷新了世界紀錄;東方日升將異質結組件功率最高世界紀錄提升了160W以上,超大尺寸組件功率超700W,為規模化生產和產業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人們常說,一個產業可以決定一個城市的命運。事實上,一個城市的能力和態度,也決定著產業是否能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壯大。
以金融服務為例,滁州市將光伏產業鏈列為該市重點發展的八大產業鏈之首,制定印發《銀行保險業“鏈長制”對接工作方案》,建立了“1+1+2+N”工作機制。并且試點“主辦行+鏈主企業+鏈屬企業”的“一鏈一行多企”批量化對接模式,全方位對接龍頭企業和上下游鏈屬企業融資需求。
通過這些措施,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就等于在行軍打仗中,解決了一線作戰部隊的后勤補給問題,企業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生產上即可。
更能體現繡花功夫的是,滁州市從29家金融機構擇優組建金融顧問和服務專員30余人,結對幫扶光伏企業29家,這種具體到人的服務模式,讓企業十分安心。
滁州用這種高標準、精細化的服務,不僅讓眾多光伏產業愿意來且扎根快,更證明它有底氣、也有決心,迎上時代風口,馭勢前行。
12月1日,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滁州市召開。隨著一批批重大項目的簽約合作,一個個項目線索的儲備鎖定,一家家光伏巨擘的加注投資,滁州在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道路上快馬加鞭。
加速邁向“世界光伏之都”,對滁州意味著什么?“十四五”期間,滁州力爭工業經濟總量超過7000億元,實現翻一番,6個主導產業達到千億元。滁河之畔,希望之州,正無限接近千億“光伏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