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護網” 太原市高質量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晉陽湖畔,如夢如幻;古城內外,穿梭千年。夜色中,煙火升騰、燈火闌珊,大街小巷、愜意悠然。
在這里,通過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公安的“觸角”將平安服務和安全防范延伸到每位群眾的身邊,一幅平安畫卷在錦繡太原城徐徐展開。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城市安全的有力保障。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太原市公安局以八大警務體系構建為引領,以“示范城市”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基礎建設為支撐,以機制創新為動力,系統謀劃,推進城市大腦建設,為社會治理裝上數字“引擎”,切實提高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駕馭社會治安局勢能力,全面打造以圈層查控、單元防控、要素管控為四梁八柱,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于一體的具有太原特色的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今年前三季度,太原市刑事類警情與上年同比下降8.6%,其中“兩搶一盜”警情同比下降15.9%,治安類警情同比下降8.9%;交通事故發生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損失折款四項指標分別下降25.5%、13.3%、32.3%、26%,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平安太原成色更足、質態更優。
數據融合 激發平安動能
兩名男子在太原市婁煩縣街頭盜竊車內財物,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其扒竊過程被監控視頻“現場直播”。11月4日零時50分,婁煩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民警在綜合指揮室對街面進行視頻巡查時,發現兩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巡邏民警5分鐘趕赴現場將正在盜竊車內財物的嫌疑人當場抓獲。
織密視頻監控、推動警務前移、工作觸角延伸,這是太原市公安局警務機制改革提升警務工作質效和實戰能力的一個縮影。
加大公安警務數據、政府管理數據、社會資源數據、網絡數據等整合匯聚力度,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框架,匯聚場所、物品、人員全息信息,縱深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實戰應用系統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資源的“大集聚”“大應用”推動了警務機制的“大融合”。
太原市公安局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基礎,緊緊圍繞預防警務戰略和八大警務體系構建,通過四警聯勤地空一體化、情指行一體化、矛盾糾紛排查、打擊犯罪合成作戰、大數據支撐、基層基礎工作等機制牽引,強力推進警務機制改革,縱深推動派出所“兩隊一室”改革。
截至目前,全市57個15人以上派出所在山西省率先完成 “兩隊一室”改革;276名機關年輕民警分赴基層所隊“強筋健骨”,接受實戰淬煉;內部調劑和社會招錄雙結合,抽調現有輔警中的2108人和新招錄的1400名輔警全部下沉基層派出所,城區“一區一警兩輔”、農村“一警一輔”專業化力量全面配置;全市109個戶籍派出所社區民警兼任社區(村)“兩委”班子成員;基層派出所警力配置不斷充實,達到縣級公安機關總警力的51%,社區民警占派出所警力的41%;社區民警專職化,不再承擔接處警和偵查破案等任務,心無旁騖下沉社區扎根社區……一系列的改革舉措逐漸形成“建設標準化、運行規范化、管理動態化、考核精細化”的派出所工作新格局。
內部破壁、外部拆墻,互通共享、深度應用,大數據成為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從預防到發現,從處置到打擊,從實戰到保障,警務資源實現高度集約、一體應用,太原公安機關正在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閉環銜接、同向發力。
如今,太原公安警務運行質效和實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實現了打擊更有力、防控更精準、處置更高效的公安工作新格局。
多元共治 筑牢平安基石
“張警官,小區的武大爺正計劃往一個可疑的貸款APP里充錢。”11月15日,晉源分局金勝派出所社區民警張嘯東在接到了網格員的“緊急預警”后,迅速啟動“聯合勸阻”機制,經過耐心勸阻,成功阻止了武大爺繼續充錢。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這一復雜的社會問題,太原公安機關開出一系列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良方,138家成員單位、7大反詐聯盟、 3大聯盟矩陣,“警銀警信協作”、“你轉款我把關”反詐保險、反詐公交、反詐地鐵、“百千百萬”反詐宣傳……立體式、全覆蓋的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防范屏障正在太原筑牢,構建起“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形成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問題聯治的最大合力。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6.3%;抓獲犯罪嫌疑人1109人,同比上升11.6%;追贓挽損3943.2萬元。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平安聯創,堅持“警格+網格”聯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和群團組織參與治安防控的積極性、主動性,4千余名治保會力量、3萬余名治安信息員、5萬余名平安志愿者融入平安太原大軍,8萬余名群防群治力量擰成一股繩、匯成一股勁,將治理觸角延伸至社會每一個角落,實現一張網管到底,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和平南路派出所和巨輪派出所相繼被評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匯豐派出所、長風派出所等11個派出所被評為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1—9月,全市糾紛警情化解率達97%,三全市矛盾糾紛警情、重復警情實現雙下降,矛盾糾紛調解率、回訪率實現雙提升;
……
這一連串亮眼的成績單,是太原市公安機關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同心圓的生動實踐。
以共建為根本動力,以共治為重要方式,以共享為最終目的,太原市公安局還聚焦區域聯動,與忻州、晉中建立區域警務協作機制,同步開展查控、跨區調警支援、聯合有效處置支援,共同應對跨區域治安突出問題,提升區域協作最大效率,服務打造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和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兩大引擎;聚焦問題聯治,針對“食藥環”犯罪等社會治安熱點和網約房、網約車等新業態安全監管難點,建立社會治安形勢分析研判聯席會議、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聯席會議等機制,形成問題治理最大合力。
立體防控 構筑平安防線
11月15日下午17時50分,武宿E高速口出現車輛擁堵,太原公安“警航”無人機迅速起飛,啟動夜間熱成像偵巡,飛行高度100米,經過巡航,測算擁堵距離130米,預計通行時間35分鐘,判斷擁堵原因為大車貨車過多。經過與現場地面民警共同分析研判,迅速制定并啟動了增開應急車道、大小車分流、增加上崗人員的解決方案。16分鐘后,擁堵緩解。而這一切也實時通過圖傳系統傳回到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
開展交通卡口巡航、人員密集場所巡航,為偵查辦案、搶險救援提供技術支撐是“警航”的日常工作,從2022年4月11日起成立“警航”隊伍以來,已經完成無人機巡飛2700余架次,巡航里程約4000公里。
由34架無人機編組的“警航”隊伍已經成為太原公安開展立體化巡航的重要力量,他們與全市30支快處小分隊、23支公安武警聯勤隊伍,對市域街面實施24小時“地空聯動”一體化、高等級查控。太原公安地空協作聯動、多維“打防管控” 的創新勤務模式正在形成。
除此之外,全城還建成警務駐勤點29個、智慧公安檢查站10個、數字警務室5個、智慧街面警務站14個,站點聯防與地空對接相結合,實現數據多維采集、實時上傳、關聯建檔,做到“觸圈即感知、感知即預警、預警即處置”,圈層查控網進一步織密,環市圍閉度達到100%。
同時,緊盯“最小細胞”安全,全市12萬余路視頻監控全量整合;重點內保單位視頻實時調閱巡查;公交車全部具備人臉抓拍及“一鍵報警”功能,地鐵2號線全線布建視頻實現了站點通道全覆蓋,地鐵公交破案率達100%;建成智慧小區903個、智慧警務室563個,數據向上采集、服務向下延伸,全量要素可查、可防、可控,基本實現了全域治安要素智能化管控和封邊控城合圍式響應。
此外,太原市公安局正在自主研發集巡控力量一圖展示、警情指令一鍵推送,現場畫面實時傳輸,考核數據按需呈現的巡邏防控實戰應用平臺和智慧巡防APP,將實現情報研判應用化、警力布控精準化、指揮調度可視化、單元作戰集團化、實戰效能最大化,外圍防控圈層得到進一步嚴密。
未來,公安工作更有指向、警務行動更有支撐、實戰打擊更有效率,全域立體化智能化防控新格局繪就平安太原美麗畫卷。
萬家燈火,山河遠闊。太原公安步履鏗鏘、堅定回答:一切平安!(張婷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