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積分”讓黨員閃亮起來
村級事務參與度更高了,項目拆遷簽約更順了,移風易俗新風更勁了……走進望城區白沙洲街道騰飛村,這里處處洋溢著比學趕超的豪情,處處澎湃著干事創業的動力。
隨著“強省會”戰略的實施,望城提出加快建設“一江兩岸”,處于濱水新城片區的騰飛村迎來了騰飛的機遇。乘勢而上!騰飛村以黨建為引領,深入實施“1131”模式,創新推行黨員零基礎積分管理制度,不斷擦亮“閃亮工程”黨建品牌,以黨員管理新格局助推區域跨越大發展。
“小積分”管好“大隊伍”
走進騰飛村七層樓高的村部,里面寬敞明亮,黨建宣傳語引人注目,幾個黨小組長正在這里為參加了志愿服務的黨員登記加分,“參與疫情防控加2分”“義務巡邏加2分”……隨著黨員積分手冊上的數字逐漸增加,黨員心中的自豪感更加強烈。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而積分管理制度就像將黨員模范作用具體量化的標尺。“亮好一個黨員身份,定好一套積分管理制度,抓好支部書記、黨小組長、黨員三支隊伍,通過‘113’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騰飛村黨總支書記李波介紹,針對農村黨員管理難和復雜的社情民意等問題,年初就多次召開了黨員大會,166名黨員集體通過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我們的積分管理制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基礎分,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積累。”
根據《騰飛村黨員管理細則》,加減分項分為規范黨員義務、黨內任務、奉獻服務等多個方面共數十條,強化黨員理想信念、政治立場、組織紀律、道德行為,并且實行一季一統計、一季一公示,半年一小結,一年一次分析公示,通過黨員積分定等讓黨員回歸初心。
隨著黨員零基礎積分管理的推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學習強國”APP的學習氛圍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騰飛村第三支部書記李月紅每周都要制作表格統計支部黨員的“學習強國”分數,最近一次的數據顯示,黨員最低分數兩萬多分,最高逼近5萬分。“‘學習強國’搞得好,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今年以來全村黨員‘學習強國’新增積分每人每周達到了150分以上,每月600分以上。”李月紅說。
積分管理制度有獎也有罰,以前分散在外的農村黨員的凝聚力也因此增強了。在市中心開店的黨員大龍,過去總以忙為理由不參加組織生活,如今不但每次都參加,對村里事務也更關心了。“一開始是覺得分數少了面子上過不去,后來通過參加組織活動,找到了家的感覺。”大龍說。
“數字表”成為發展“助推器”
“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創新實施黨員積分制度,在實現黨員管理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同時,更激發了黨員隊伍活力,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鄉村振興等多項工作中帶頭攻堅、引領示范,量化的“數字表”由此成為發展的“助推器”。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當前,望城提出加快建設“一江兩岸”,兩岸建設如火如荼,處于濱水新城片區的騰飛村作為開發的前沿陣地,汽車文化交流中心、長越地產等項目紛至沓來,村上承擔了大量的項目拆遷任務。
今年,騰飛村有棚改三期、新時代綜合城市廣場等地塊需要拆遷,涉及400余畝地、80戶村民。騰飛村首先建立項目拆遷臨時黨支部,組織召開黨員代表會議,動員黨員帶頭簽約。
“作為一名黨員,越是關鍵時刻,越要牢記黨的宗旨,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村里要發展,我決不能拖征拆工作的后腿。”黨員陳海波帶頭簽約,還給叔伯兄弟等人做工作,帶動了一大片。就這樣,在一個個黨員的帶頭示范下,騰飛村4個地塊均在3天內實現了拆遷簽約清零,為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基礎。
在騰飛村,“零基礎積分定等”樹先鋒模范的事情還有不少。黨員王龍熱心村級事務,既是網格員又是村民組長、黨小組長,他還帶頭組建了村里的應急巡防隊,每一次村里搞疫情防控、義務巡邏、守交通路口、勸導戴帽等都少不了他,今年前三季度他已經拿到了59個積分;今年6月,黨員龍建武父親去世,他不擺宴席、不收禮金、不搭拱門,只是在家簡單悼念,既響應移風易俗樹新風的號召,又順應了疫情防控的要求;黨員龍宏偉等主動幫助困難戶,黨員姚正君等逐戶上門核實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等情況……
“零基礎積分讓農村黨員閃亮起來,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更有干勁、在服務中更有激情,黨群齊心,騰飛在望!”李波表示。(朱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