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生態鏈”串起產業發展“加速鏈”
大學生想創業,卻不知道怎么開始,那就到“創業大學”,項目選型、組織架構手把手輔導;有科研成果,創業啟動資金太少,怎么變現成經濟效益,去眾創空間,拎包就能入住;創業項目不錯,想擴大生產,可租廠房成本高、風險大,那就進入孵化器,廠房現成,普惠式、菜單式服務俱全……從“點亮”創業夢想,到轉化科研成果,再到扶持“上規”“沖億”,慈湖高新區形成了一條靈活、高效的創新創業“生態鏈”。不論處于創業的哪個時期,都能在鏈條上找到相應的節點,尋找到“進階”路徑。
11月28日,記者走進慈湖高新區,感受創新創業“生態鏈”釋放出的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
卡塔爾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賽場內外閃耀著諸多中國元素,其中場館附近部分冰激凌售賣機用的制冷設備,就出自馬鞍山。這些設備是由慈湖高新區一家名為馬鞍山諾卡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創立企業生產的。馬鞍山諾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慈湖高新區眾創空間,是一家空氣源熱泵復疊式雙級高溫機和空氣源熱泵冷暖熱水機生產研發企業。走進企業生產車間,只見加工區域擺放著一臺臺空氣源熱泵冷暖熱水機,車間門口過道上也被加工好、正待發貨的設備占據。
“訂單還不錯,預計今年銷售額能達到1000萬元。”公司總經理孫金金笑著說。去年,孫金金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創業,團隊研發能力較強,產品又屬于國家倡導的節能環保產品,市場前景好,孫金金期待大干一場。在多方考察后,他們最終選擇了慈湖高新區。“環境好,惠企政策多,非常適合我們初次創業者。”孫金金說,短短一年,公司產品已經覆蓋了滬蘇浙皖等多地市場,“接下來,我們打算擴大生產規模,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強。”
下午4時,慈湖高新區寧馬科創園企業安徽翔弘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異常忙碌,工人們正在趕制重慶客戶訂購的60臺智能溫控單元TCU系列。翔弘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溫控設備、制冷設備等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的企業。“2019年進入園區,年產值從當初的五六百萬元增加到如今2000萬元。”公司總經理張龍燦說,這四年,在寧馬創業園,企業完成了“能量積累”,即將在慈湖高新區買地建廠房,向年產億元的目標發起沖刺。
像翔弘科技這樣的“加速”企業,在寧馬科創園還有很多。寧馬科創園也被稱為慈湖高新區創新創業企業的“加速器”。“園區現有醫藥企業9家、新材料企業2家、光通信企業1家,建設布局了皓元醫藥公共服務平臺、中科戰略新材料科創園及創新平臺,幫助企業快速上規模。”慈湖高新區科技局創新平臺相關負責人張而弛介紹。
諾卡科技、翔弘科技這樣有團隊、有研發成果的企業,可以進入眾創空間、“加速器”大展拳腳;而那些有創業夢想的“小白”,也能在慈湖高新區找到讓夢想開花的沃土。
“我們開辦了‘創業大學’,初創者可以在這里進行系統學習,找到打開創業之門的鑰匙。”慈湖創業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俞華表示,自2018年創立以來,“創業大學”培訓人數逐年增加,今年以來已有840名“準創業者”從這里畢業。
創新創業平臺加持,慈湖高新區創新創業百花爭艷、氣勢如潮。“目前已建成創業載體國家級2家、省市級6家,省級創新平臺12家。”張而弛介紹,近年來,慈湖高新區堅持以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為依托,著力打造“創業大學-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為創業企業提供“普惠制+定制化”服務,常態化組織法律講座、專利申報、項目路演、銀企對接、交流沙龍等培訓培育活動,并根據企業規模體量、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提供發展規劃、項目申報、政策申請、金融扶持等“菜單式”服務,提升創業成功率。目前,高新區已累計孵化企業518家、團隊61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5家,獲得專利授權943件。
走基層·看發展
現實中,初創者有過迷茫,不知道怎樣開啟創業大門;研發團隊有過無奈,手持科研成果找不到“變現”平臺。在慈湖高新區,一條創新創業“生態鏈”,解決了初創者和創新團隊的所有煩惱。從“創業大學”開始,到產業基地結束,創新創業“生態鏈”讓處于任一時期的創新創業者,都能找到位置、找到依靠。
創新創業“生態鏈”不僅減少了創新創業者的苦惱,還降低了園區創新創業項目“出走”的壓力。不管處于創新創業哪個節點,都有相應的平臺發展,都有相應的服務跟上,創業者、企業一心一意做大做強就行,自然就減少了“出走”的想法。(邱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