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齊聚”促振興 黨建引領新征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明確指出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要以組織路線服務保證政治路線的高度自覺,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聚焦黨員隊伍初心、基層組織核心、干部隊伍匠心、黨建工作重心,靶向發力,定點突破,點燃激情,奮發進取,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資源、把黨建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成果。
守初心,以責任擔當煥發組織隊伍活力,肩扛使命奮斗新征程。黨員干部要定擔當之錨,涵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堅持“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政道,牢記“清心是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箴言,保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本色,把全部心思、全部精力放到干事創業上,敢于擔事而不回避推諉,勤于干事而不消極懈怠,善于來事而不庸碌無為,忠于初心,守住初心。要奮實干之楫,要結合本職工作,自我反思,尋找差距,探析原因,彌補短板,增強“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責任感、緊迫感,點燃接續創業的火熱激情,底氣十足、昂揚自信、肩扛使命地帶領人民群眾奔赴鄉村振興新征程。
強核心,以班子建設釋放戰斗堡壘作用,補短強弱推進新征程。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和保障,基層支部是組織振興的核心動力,一個支部就是一面旗幟。要著眼于優,定期對農村支部運行現狀、黨員隊伍、優化方向等情況進行全面預判分析,一村一檔建立研判臺賬,精準掌握農村黨支部班子工作狀態、整體作用發揮以及隊伍建設存在的短板問題,精準施策,持續優化班子配備。要著眼于遠,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突出在退役軍人、返鄉青年、大學畢業生、致富帶頭人等重點群體中發展黨員,補充新鮮血液,積蓄后備干部力量,讓后備干部在最急需、最迫切的領域沉潛蓄勢,構建知事識人、正向激勵、能上能下的農村干部培養體系,逐步增強隊伍組織力。要著眼于效,配齊配強黨建指導員,脫貧村由駐村第一書記兼任黨建指導員,非脫貧村按照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好、協調能力強、領富能力強“雙好雙強”標準擇優遴選派駐,包鄉鎮黨員縣級領導、鄉鎮黨委書記帶頭包聯最難的村,幫助指導農村黨支部開展黨的活動、完善制度工作辦法、抓好支部班子建設,實現幫帶包聯全覆蓋,精準指導全覆蓋,最大程度釋放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鍛匠心,以業務培訓提升基層干部本領,意氣風發奔赴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是一項業務性強、涉及面廣、創新性高的系統工程,“術業”當有“專攻”。要高屋建瓴,充分挖掘基層工作潛力、提升基層干部能力、煥發基層組織動力,對標“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主動下沉基層,深入基層組織生活,疏浚民意渠道,察基層之所想,聽基層之所愿,補基層之所短,找準鄉村干部培訓的著力點,為科學設定培訓目標、周密部署具體任務做足功課。要分類施教,有針對性提出培訓項目內容,邀請專家學者、業務骨干、行業帶頭人“會診”“說課”,分類定制培訓內容,一期一主題,一課一重點,把面面俱到的“大雜燴”培訓形式轉化為豐富精準的“自助餐”,鍛造一支思想過硬、素質過硬、能力過硬、業務過硬的基層干部鐵軍。要以干促學,堅持導師幫帶制度,用活幫帶錘煉技能,鄉鎮黨委指派鄉干部、離任干部、優秀支部書記擔任導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為薄弱村提供幫助指導,學習生活化、練兵常態化,全鏈條強幫扶,全要素補漏洞,全角度促提高。
錨重心,以督導指導提升黨建工作質效,把穩航向引領新征程。常態化督導指導是黨建重點工作任務在基層落地落實落細的有效保證。要堅持常態長效,問責問效。制定黨建工作督導清單,由黨委班子成員、黨建指導員、黨建辦業務骨干組成黨建工作指導組,定期深入村(社區)進行“地毯式”督促,及時掌握各支部工作動態,實行責任移交制度,全方位提升黨建工作質效。要堅持多維監督,靶向問效。立足解決問題、整改提升、促進發展,構建層級式、清單式、多維式監督體系。包鄉鎮縣級領導重點跟蹤抓監督,推動各項基層黨建重點工作落實落地;縣委組織部機關干部及時跟蹤抓監督,定期到分包鄉鎮督導,對照問題清單掛號督辦、動態亮曬、銷號管理;縣直有關部門“一把手”聯動跟蹤抓監督,圍繞發展集體經濟、信訪穩定、社會治理等任務主動對接,做好政策支撐。要堅持實績導向,定期評比。聚焦全年基層黨建重點,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納入“黨建+”擂臺賽揭榜領題重點任務項目,完善基層黨建責任落實積分制,每月問政亮績、排名比武,做到每個問題有要求,每個環節有落實,推進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全面增效。(杜興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