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以黨建聯建凝聚基層發展合力
這些年,適應共同富裕發展要求,在浙江城鄉大地上,越來越多的基層黨組織開始攜手“干大事”。
村與村抱團、村與企結對……黨建聯建,如同一條條紅色紐帶,將相關基層黨組織串在一起,成為黨建統領先富帶后富、區域共同富的“關鍵一招”。
在黨建聯建的“加持”下,產業更加興旺,村莊發展蒸蒸日上,群眾的日子也更紅火。
力量更強了
黨建聯建,著眼增強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在不打破現有行政區劃管理體制、不改變原有黨組織隸屬關系和功能形態前提下,采取以強帶弱、優勢互補等方式,推動基層黨組織結對互促。
“黨建聯建機制,立足黨組織職能定位,強化統籌協調,優化資源配置,聚合政府、市場、社會、集體等作用,推進組織聯建、發展聯促、治理聯抓、服務聯享。”浙江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其中,鄉村是重點。
“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組建三年來,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2021年25個聯建村的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10.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4%。
2019年6月以來,杭州市淳安縣以下姜村為龍頭,聯合周邊24個村建立聯合黨委。此后,涉及“大下姜”的事,大家都商量著干、統籌起來干,品牌越來越響亮。
黨建聯建,不重數量重質量、不重形式重實質,不搞“拉郎配”,也不搞“大呼隆”,而是堅持自主自愿、務實管用,找準聯建各方的契合點。
紹興市上虞區嶺南鄉的東澄、青山、許岙3村,地域相連、產業相近。在一年多前,許岙村黨總支書記王金表還在為村莊發展發愁。雖然同屬于覆卮山生態旅游景區,但相比兩個“鄰居”,許岙村的開發明顯慢了半拍。2021年6月,轉機來了。在曹娥江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推動下,3個村會同上虞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電公司等片區單位開展黨建聯建,通過聯席會議商定,以“覆卮旅居”為主題,進行整體運營。抱團聯建后,3個村共同組建強村公司,區域內各類資源迅速整合,形成“石上東澄”“美好青山”“紅色許岙”等特色旅游品牌,村莊品質顯著提升、富民效應顯著。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有以強村(社區)、龍頭企業等為主導,輻射帶動周邊的龍頭帶動型;有跨地域聯建的毗鄰協作型;有產業發展相近村、農業產業集聚片區等開展聯建的產業鏈接型;還有飛地抱團型、社區共建型、項目牽引型、結對幫促型等共7種主要類型。
作為更多了
黨建聯建,破解了哪些難題?帶來了哪些改變?群眾心里有本賬。
實踐中,各地聚焦強化黨建統領,堅持統攬不包攬、幫辦不包辦,把多方力量凝聚起來、把資源要素整合起來,著力解決單個主體解決不了、解決不好的問題,積極打造黨建引領的發展共同體、治理共同體、幸福共同體。
黨建聯建,讓百姓口袋鼓起來——
溫州市泰順縣彭溪鎮牽頭聯合21個邊界村黨組織和2個農業龍頭企業,開展毗鄰區域黨建聯建。聯建黨組織牽頭整合土地資源,聯建龍頭企業則負責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購、統一加工銷售,聯建村群眾每年戶均增收超萬元。
寧波市奉化區滕頭村聯動周邊6個村開展黨建聯建,制定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推動一批項目落地。今年以來,聯建各村累計收入超500萬元,吸納千余名村民就近就業,每人每年增收約2萬元。
黨建聯建,讓基層治理躍上新臺階——
嘉興平湖市廣陳鎮山塘村抓住舉辦鄉村半程馬拉松賽事契機,與賽道沿線的10個村開展黨建聯建,組建聯合治理隊伍,調解矛盾糾紛,發展餐飲民宿。這一做法,既保障了每年賽事的順利進行,又推動了鄉村旅游發展。
舟山市岱山縣推動各漁業合作社黨支部、漁嫂黨支部開展黨建聯建,聯合組建海上黨員調解小組、打造“海上老娘舅”黨員調解室,依托105艘“紅帆船”隊伍,將人民調解延伸到漁業生產一線。
黨建聯建,讓相關產業做大做強——
金華市婺城區9個村共同打響“熊貓豬豬”品牌。在統一規劃下,區域內從單一的傳統養殖業,向新型養殖業、種植業、鄉村旅游業、服務業深度融合轉變,鏈條越延越長,產業發展更有勁頭。
衢州市柯城區余東村以農民畫為媒,帶動周邊4村聯動發展,打造文旅融合產品,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5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20年的84.5萬元提高到2021年的285.2萬元。
盼頭更足了
如今,在新征程上,浙江正以黨建聯建為紐帶,匯聚各方資源打造“共富工坊”。
臺州市三門縣浦壩港鎮“紅五星·共富工坊”內,村民林慧麗正在縫紉機前忙碌:“訂單火爆的時候,有些姐妹一個月能賺1萬多元。”“紅五星·共富工坊”是一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浦壩港鎮西浦村的結對工坊,主要從事汽車坐墊來料加工業務。該工坊吸納了包括周邊近百個閑散勞動力,帶動村民月均增收超3000元。
浙江加強村企黨組織聯建,全面推廣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引導企業把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結合鄉村旅游、康養醫療、農村電商等,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
來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電商直播式、農旅融合式、品牌帶動式、產業賦能式,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讓村企“雙向奔赴”,在群眾家門口架起致富橋梁。
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星火村等13個村的黨組織,與某科技有限公司黨委開展黨建聯建,打造“新連星·共富工坊”,定向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麗水市云和縣引導70余家木玩企業以訂單外包、片區直營、村企結對等形式,參與25家木玩“共富工坊”建設,既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又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題……
這一條條紅色紐帶,串起黨群心連心,鋪就鄉村振興路。深化黨建聯建機制,全面助力共同富裕,浙江大有可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