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財政全力保障黃河流域保護和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10月25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自2019年以來,我省財政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立足財政職能,精準發力,全力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真金白銀,加力推進更高標準的保護。省財政廳制定了大事要事保障清單,積極調整支出結構,不斷加大支持力度,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以來,省財政(含中央轉移支付)共投入265.68億元,全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做好資金保障。其中:投入19.15億元著力提升黃河流域城鄉生活污染收集處理效能,助力打好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殲滅戰;投入87.79億元著力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助力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投入118.73億元著力改善流域生態環境,助力打好生態保護修復持久戰;投入20億元著力補齊防洪減災短板,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投入20.01億元助力沿黃縣域財政平穩運行。
精準發力,支持保障更高質量的發展。省財政廳注重項目帶動,支持開展系列重大工程,不斷夯實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基礎。為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累計投入95.37億元全面推進以汾河為主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試點、黃河流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和黃河流域防護林屏障建設等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累計完成黃河流域造林任務2801萬畝,修復治理重點城市、地區面積達10.67萬公頃;為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2019年以來累計投入86.67億元支持開展龍華口調水、小浪底引黃、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滹沱河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基本形成“兩縱十橫”的大水網格局;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支持開展“三大板塊”系列工程,共投入310.42億元支持黃河流域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建設,建設里程達5766公里,累計投入5.2億元支持以“三大板塊”宣傳推介為主的旅游事業發展,著力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改革創新,建立健全更為高效的管理機制。省財政廳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出臺了相關細則,規定了生態補償的具體實施規程,創新性實施水質與水量聯動考核,配套制定了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機制及斷面水質、水量目標,建立起流域上下游“保護者、受益者和損害者、賠償者”之間橫向直接的互動關系,真正實現了我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工作的突破。據統計,2022年一季度汾河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達到8350萬元。同時,實行省級生態環境領域專項資金管理“1+n”新模式(1個大專項+n個項目清單),實現“大類間統籌,專項間打通”,并首次探索整合省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10億元,推動高質量實施山西中部城市群散煤清零工程。省財政還積極推動鋼鐵企業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政策落地實施,運用價格機制倒逼鋼鐵企業提升技術工藝,加強黃河流域工業污染管控治理。(記者任志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