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區”建設兩年來 北京累計實施近70項突破性引領性政策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董兆瑞)9月29日,“兩區”建設兩周年新聞發布會貿易投資便利化專場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兩區”建設兩年來,北京累計實施了近70項突破性、引領性政策,落地了140余個標志性項目和功能性平臺。在“兩區”政策帶動下,今年1至8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52.4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其中,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占比超過九成。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兩區”辦專職副主任劉梅英介紹,“兩區”制度創新謀劃更進一步。在宏觀層面,積極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研究與RCEP、CPTPP、DEPA落地實施相銜接的政策創新;制定出臺《把握RCEP機遇 助推“兩區”高水平發展行動方案》,在約束性義務基礎上深化拓展鼓勵性義務,針對北京市有基礎、有特色、有機遇的產品和行業,重點推動加強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
在中觀層面,圍繞重點產業全產業鏈開放、關鍵要素全環節改革,相繼出臺了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金融、知識產權、人才、跨境貿易便利、投資自由便利、國際收支便利、促進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等十個專項改革行動方案,通過集成式創新、系統性開放,推動解決重點產業發展和關鍵要素流動過程的瓶頸和障礙。在微觀層面,小切口推進,會診離岸貿易、文化貿易、美麗健康等新模式新業態和細分產業發展方面的“褃節兒”,疏通政策堵點,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兩區”建設兩年來,一批政策升級增強體驗感。在人才方面,北京發布2.0版“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和“對境外人員開放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動態調整目錄內容,緊扣“兩區”建設急需和人才緊缺情況提高目錄含金量,配套更加精準的人才支持措施,提升服務便利度。在綠色金融方面,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加快構建碳配額和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成交額突破30億元。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開放度提升,允許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京設立常駐代表機構,對外開放專利代理師職業資格考試;知識產權保險政策迭代,引入了保險公司競爭機制,增加了知識產權海外糾紛法律費用保險試點。在跨境貿易方面,便利政策持續擴充,出臺28項支持措施,開通3C免辦便捷通道,推廣口岸通關監管“免于到場查驗”。
同時,一批試點擴面拓展普惠性。在金融領域,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企業新增10家,涵蓋制造業、服務業、能源等多個行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范圍擴大到北京全域,試點主體在高新技術企業基礎上增加“專精特新”企業;外債一次性登記試點范圍擴大至北京自貿試驗區。在數字經濟領域,升級北京大數據交易所交易平臺,搭建全國首個數據資產登記中心,探索數據資產評估方法;數字人民幣試點擴大到北京全域,累計落地40余萬個場景;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試點擴展到8類應用場景,開放國內首個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在生物醫藥方面,跨境電商銷售進口醫藥品試點進口醫藥品種類擴展到66類,試點企業擴增到6家。
劉梅英還介紹,兩年來,一批標志性項目和功能性平臺落地,如落地北京首個面向全球的新一代原創新藥發現平臺、全球領先的小分子藥物候選物的研發和篩選及生物分析測試基地、打造基因編輯服務和動物模型制備服務平臺,建立超微結構病理數據庫。全國首家國際研究型醫院竣工交付。全國首個全產業鏈視聽產業園落戶北京。建成“京貿興”新型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助力離岸貿易創新發展。落地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面向企業提供優質便利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