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一公里” 稷山縣蹚出鄉村基層治理新路徑
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稷山縣太陽鄉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強化黨建引領,立足實情,創新探索,“三措并舉”,積極主動實踐,努力蹚出一條“三個一公里”農村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打造“2+N”陣地體系,邁出“一站式”服務的“最先一公里”。打造“2+N”鄉村兩級社會治理陣地體系,“2”就是鄉級建立了便民服務和矛盾糾紛調處“兩個中心”,通過資源共享,實現高效服務,形成了“集中辦公、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工作模式,真正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N”就是全鄉19個村全部依托村“兩委”辦公場所,建成標準化綜治中心,矛盾調解、心理咨詢、法律服務、視頻監控、群眾接待、治安巡邏等職能全面涵蓋,真正打造農村社會綜合治理服務的“前沿哨所”。
構建“三聯動”組織架構,走好“保姆式”治理的“中間一公里”。堅持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構建干部群眾、綜治網格、司法隊伍“三聯動”組織體系,牽好各村黨支部書記“牛鼻子”,引領各支部書記組織聯合干部群眾規范化組建團委、婦聯、民調會、治保會等基層組織,夯實群眾自治力量。19個村“一村一警”“一村一律師”全覆蓋。高效整合政法綜治、民政、勞保、安監、計生等20個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堅持“一人多崗,一崗多責”原則,科學配置網格力量,19個村分別組建“網格長+網格員+網格輔助員+網格志愿者”的網格隊伍,實現“點對點”精準發力,讓群眾的事情有處找、有人辦,真正為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運行“1+X”矛盾化解機制,跑完“訂單式”處置的“最后一公里”。“1”是“一”門受理,鄉綜治中心專人專班制,集中受理群眾來信來訪,造冊登記。“X”是分類化解,對較易解決的矛盾糾紛,由包村干部配合村“兩委”抓處置;對一般性的矛盾糾紛,由包片領導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抓處置;對復雜的矛盾糾紛,召開信訪接待調處領導小組會議分析研判,成立專案組,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參加,聘請法律工作者進行法律指導,集中化解。(寧曉亮、白秋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