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啟動創建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李博)在9月15日舉行的2022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上,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創建工作啟動。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于2020年6月由科技部批復成立,是我國第一個綜合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建設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王茤祥介紹:“中心以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發展原始創新為核心使命,構建全球化協同創新體系,培育專業平臺、研發原創技術、培育新興產業、培養創新人才,為加快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發揮支撐作用,形成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極?!?/p>
為輻射帶動河北廊坊北三縣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打造京津冀產學研協同創新共同體,在此次洽談會上,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與三河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燕郊高新區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項目。
燕郊中心發展定位為綜合性協同創新平臺,通過“一個核心、兩個支撐”打造燕郊全球化科技創新基地,“一個核心”即“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核心平臺,“兩個支撐”即“轉化加速基金”和“創新園”兩個支撐平臺。
據悉,項目位于三河市燕郊高新區燕郊科學城,規劃占地300畝,規劃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主要功能為國家中心綜合中試基地、國家中心高科技企業孵化和加速,重點布局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醫療器械與科學儀器、環境保護六大產業,承接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成果的試驗、放大和試產。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建設期三年,園區預計于2025年12月投產,建成后產值預計達7億元。五年后進入成熟期,產值預計達20億元,可吸納就業2000人。
同時,北京通州區政府正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同加快推進設立通州區分中心各項籌備工作,著力為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王茤祥介紹,“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已逐漸形成“(1+1+N)×2”工作機制,即1個原始創新平臺(北京海淀本部),1個產業承接平臺(燕郊),N個產業創新平臺(通州、雄安等),同時建立2個業務推動平臺(天津、河北)。“十四五”時期,擬建15個產業創新平臺,在京津冀三地形成“一個樞紐支撐引領、多個節點聯動輻射”的協同創新格局,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提供內生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