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國衛生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人民健康這十年⑨)

      發布時間:2022-08-30 16:1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衛生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涌現出一批重要科技成果,為人民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的處置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新藥研發由仿到創,醫藥產業由大到強

        “近年來,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治理能力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國家衛健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介紹,在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領域,國家衛健委自2008年以來,牽頭組織實施“重大新藥創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兩個科技重大專項,專項支持獲批上市一類新藥達80個,是專項實施前的16倍,有力推動中國新藥研發由仿到創、醫藥產業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帶動中國傳染病預防、診斷、治療和控制水平跨越式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行業治理能力持續提升。在包括心血管領域等20個常見病、多發病疾病領域,中國建成50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生物醫藥領域建成7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北京協和醫院等5家醫療機構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109家委級重點實驗室,省級行政區域實現全覆蓋。

        同時,中國啟動實施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建立科研院所穩定支持的資源配置新機制,健全完善臨床研究、倫理審查、科研誠信、成果轉化等醫學研究管理政策,有力促進醫學研究規范健康發展。

        新冠疫苗產出量和品種數均居世界領先水平

        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斗爭的有力武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疫苗和藥物、診斷試劑、醫療救治等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劉登峰介紹,科技創新從多方面助力中國疫情防控。

        迅速確定病原。依托重大專項長期部署積累的優勢平臺、優勢團隊、科研能力,中國一周便確定了新冠病毒,分離出毒株,拼接出了序列,向世界分享,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的高度評價。

        快速研發出系列診斷產品。在疫情發生兩周內,中國就快速研發出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為早期診斷、陽性感染者篩選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其后的防控工作中,應對輸入性病例、促進復工復產復學都發揮了作用。

        在疫苗研發領域,中國設計了5條技術路線,組織了優勢團隊進行科技攻關,為后續新冠疫苗幾十億的產量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此過程中,中國還首創了全球首個高生物安全風險疫苗生產車間技術標準。有了這個標準,中國才能實現數以億計的新冠疫苗安全量產。截至目前,中國新冠疫苗的產出量和品種數均處于全世界領先水平,9款疫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3款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緊急集采清單。

        在藥物研發方面,基于國家重大專項積累的藥物篩選、疫苗研發、臨床評價的平臺和團隊,中國很快推動中和抗體、化藥和中藥等成功上市。廣大醫藥衛生工作者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第一時間趕到武漢進行藥物和疫苗的臨床研究、診療方案研究。“在藥物方面,中和抗體也好、新的化藥也好、中醫藥也好,例如阿茲夫定最近獲得新冠肺炎適應癥批準,納入了第九版診療方案,這都是我們藥物研發、科技支撐的鮮活例子。”劉登峰說。

        投入超6億元研究兒童專用藥

        兒童用藥研發是世界性難題,總體上中國兒童專用藥目前尚且短缺。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表示,兒童不同年齡生理狀態差別較大,要做臨床試驗很難,因此很多企業缺乏研發動力。中國非常重視兒童用藥短缺問題,專門組織了兒童藥研發專項。

        據介紹,為改善中國兒童用藥狀況,國家衛健委通過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投入超6億元經費用于研究兒童用藥,先后分3批公布了105個藥物的研究計劃。國家衛健委還成立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組織了23個全國兒科相關的單位,建立“中國兒科人群藥物臨床試驗協作網”,推進藥物臨床研究。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工信部等部門也在共同推進兒童用藥的研發和生產。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中國兒童用藥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蔣建東介紹,2021年全國共有47個兒童用藥被批準上市,明顯改善了臨床用藥水平,其中14個納入了優先審評審批,極大促進了兒童用藥上市進程。

        十多年來,31個惡性腫瘤類新藥上市

        近年來,中國在惡性腫瘤藥物研發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蔣建東介紹,十多年來,中國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對惡性腫瘤研究給予重點布局,支持400多個項目,促進31個新藥上市。

        過去腫瘤治療中,化療有很大的副作用,經過十多年努力,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靶向藥物埃克替尼的副作用降低了很多。“像澤布替尼不光在中國使用,已經可以出口到美國,這個領域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蔣建東介紹,替尼類藥物是中國醫院的常用抗癌藥。免疫治療方面,有PD-1、PD-L1藥物。例如特瑞普利上市以后,中國開始了靶向免疫治療,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

        “一種由抗體與化合物結合而成、靶向性更強的新型抗癌藥物,我們稱之為ADC藥物,像維迪西妥單抗,之前在我國是沒有的,現在已經獲批上市。”蔣建東介紹,目前中國在研的惡性腫瘤類藥物已經到了臨床比較后期的階段,一些創新藥拓展了新的抗癌機制,可能使腫瘤治療的副作用更小、患者的痛苦更少。對于乳腺癌、肺癌、腦膠質瘤、淋巴瘤等疾病,有好幾個藥物可以期待未來幾年能夠服務中國的患者。

        5G、AI等技術在醫學領域應用前景遠大

        當前,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不斷涌現。如何讓新技術更好地運用于臨床診療、服務群眾健康?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5G、AI是目前發展很快、與醫學應用很緊密的技術,其實與醫學相關的新技術不止這些。醫學是“多學”,需要把各個學科最前沿、先進的技術匯集起來,服務于人類健康。

        “5G、AI、云計算、大數據等目前發展很快的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大。”王辰表示,在遠程會診方面,由于有了5G技術,傳輸速度明顯增快,可以實現實時交流,越來越接近現場查房。通過機器人以及網絡操作等技術,醫生能夠遠程進行手術,這些都是工程技術、科學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在移動終端設備方面,可以實時采集一系列生理參數、運動情況,甚至還可以對更細致的運動、身體代謝、心率、血壓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

        “現在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把創新技術匯聚應用到健康方面,因為人的健康問題逐漸成為民生最重要、最核心的需求之一。”王辰表示,這些年來,大家已經體會到了這種進步,包括人們戴的智能手表、健康軟件的監測、人群之間健康的互動和促進等。在健康促進、預防、診斷、控制、治療、康復等方面,AI、5G等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30日 第 09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片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www视频| 欧美人与z0xxxx另类|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青草青草视频2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 |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霸乳|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豆奶视频最新官网| 大陆少妇xxxx做受| 中文字幕亚洲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自拍| 一级黄色毛片播放|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十分钟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99r在线播放|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日韩成年人视频|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激情小说在线播放|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色多多视频在线|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 性导航app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