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重慶火場6天 我們這樣斗“火龍”
8月20日,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迅速集結救援隊伍趕往重慶市大足區萬古鎮。其間,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消防員程雪力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這次火災處置的部分瞬間。8月27日,記者與隨隊返回成都的程雪力對話,聽他講述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
特別的救火記憶
高溫下連續撲火10多個小時,中暑了自己都不知道
程雪力告訴記者,隊伍集結前往重慶的前一天,他和戰友剛在廣安市鄰水縣完成了一場森林火災撲救。 “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出發了。”程雪力回憶,20日晚上,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抵達重慶火場后,幾乎沒有休整,很快便投入了戰斗。“一抵達現場,戰友母強便用無人機勘查火場態勢。”程雪力清晰地記得,當時有戰友在微信群里發了一張圖,現場溫度高達43攝氏度。
程雪力說,出發前往重慶時,他專門帶了兩臺相機。“一入火場,屏幕上就提示高溫標準達最高上限,我拍照時還要現場想辦法讓相機冷卻,手機也不時因溫度過高關機。”
今年是程雪力進入森林消防隊伍的第十五個年頭,但秋季撲救森林火災還是“頭一遭”。“往年都是冬春季。”他告訴記者,專門問了很多老前輩,很多人都表示沒有過秋季撲救森林火災的經歷。
“太熱了,熱到中暑了都不知道!”程雪力說,專業滅火服很厚,在高溫天氣下滅火,很容易中暑。“一上火場就是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衣服干濕循環幾十次,有時候中暑了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有個名叫白建虎的消防隊員,21日從上午9點開始在槍頭位置撲打明火,一直忙到中午1點,一歇下來就坐在地上嘔吐,不一會兒就昏迷了。“在醫院躺了一天,感覺自己有勁了,第二天接著上火場。”
感動中國的多個瞬間
志愿者的英勇無畏,退役消防員的火線支援
這次重慶之行,程雪力拍了很多照片。有戰友們在火場一線戰斗的,也有志愿者運送物資的。
“我們是中國消防,搶險救援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在26日重慶當地舉辦的送別活動上,程雪力和戰友們說,在重慶火場奮戰6天,他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重慶,有很多感動的瞬間,讓程雪力和戰友數度落淚。
“很多志愿者開著私家車來幫我們拉東西,火場的路很難走,車輛消耗特別大。”程雪力說,一位名叫姜茂的退役軍人讓他和戰友記憶深刻。“他每天都來給我們送滅火裝備和生活物資,確保我們喝到冰水、用到冰塊、吃到熱飯。”程雪力說,“其實他們完全可以不來。”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是重慶森林防火的重要保障之一。這樣的機制,讓川渝兩地的森林防火隊伍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
程雪力向記者講述了兩個故事。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浩,是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消防員。“他最近正在重慶老家休假,知道隊伍要來增援后,馬上給戰友打電話要求幫他帶上戰斗服。”程雪力說,“等我們到了以后,李浩就把自己的衣服穿好,跟家人打了聲招呼,隨著隊伍一起上火場了。”
另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冉林森,服役時和程雪力在一個中隊,退役后在重慶安家立業。這次火災發生后,他馬上放下工作趕到現場,為一線滅火隊員當志愿者送物資。
不止一個冉林森。“大概有十幾個人吧,他們都是之前在四川當過森林消防員,退役后到重慶,這次主動前來支援,要么給我們送來急需物資,要么當志愿者幫我們運送物資。”程雪力說。
程雪力說,他的主要工作是拍照、記錄,但他的專業是滅火救援。“在人力不足的時候,我也要上。”他說,在火場上,不管是衛生員、駕駛員、通信員、炊事員,還是指揮員、指揮長,人不夠用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加入戰斗!
這次在重慶戰斗,每到休息時,程雪力都會拿著相機給戰友看照片。“有時候看著看著他們就睡著了。”他說,連續戰斗,讓很多戰友體力不支,經常有消防員需要通過往頭上澆水或者猛灌水的方式來保持清醒。
8月28日下午,重慶當地媒體發布消息: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決定對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等4個集體授予“感動重慶”特別獎。
很多參與這次戰斗的消防員將這條消息在朋友圈轉發。有人寫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逆火而行、連續奮戰,是我們的使命所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榮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