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國這十年·山西”主題新聞發布會】減污降碳增綠 三晉大地繪就綠色畫卷

      發布時間:2022-08-16 16:29:00來源: 山西日報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態文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扛起保護黃河千秋大計、筑牢京津冀生態屏障、建設山西美麗家園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切實把生態環保工作置于全省大局中考量推進,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累計提高20.1個百分點,汾河流域國考斷面水質2020年歷史性全部退出劣Ⅴ類,2021年全部提升到Ⅳ類水質以上;PM2.5年均濃度累計下降26.4%,優良天數比例(72.1%)創歷史新高,重污染天數比例降至0.5%,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三大污染防治攻堅取得實效

        正值盛夏,在晉中市祁縣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里,水鳥、野鴨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戲,岸邊游人往來,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圖景。自濕地公園開展建設以來,相繼完成了河道防滲、沿線綠化、生態旅游等基礎設施建設,恢復了488公頃濕地,完善了河流濕地生態、改善了動植物棲息地環境,成為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區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生動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正確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省堅持和加強黨對水利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修復、水工程建設等,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顯著提高,堅決貫徹“四水四定”,在全國率先推動頒布《山西省節約用水條例》、印發《國家節水行動山西實施方案》;明確黃河流域10市地表水開發利用指標、全省各縣地下水取用水控制指標。十年來,我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累計下降40.8%,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累計下降49.2%,用水效率位居全國前列。同時,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取得重要成果,推動出臺《山西省汾河保護條例》《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實施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決定》等法律規章;以河湖長制為平臺,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整治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推動“七河”“五湖”水生態治理項目成功列入國家55項重大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成效顯著,通過大力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重點項目,黃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顯著增強。截至2021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積5.8萬平方公里,較2011年的7.03萬平方公里減少1.23萬平方公里。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省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動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深入開展空氣質量鞏固提升行動,著力從單因子治理向多污染因子綜合控制轉變。堅決深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深度治理,全省重點行業全部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在役燃煤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2家鋼鐵聯合企業、14家焦化企業和10家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1年,全省11個設區市PM2.5濃度首次邁進“30+”,SO2濃度連續4年保持20%以上改善幅度。采取超常舉措,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堅持良好水體保護和消除劣Ⅴ類水體、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攻堅并重,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生態良好湖泊等水體保護。大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先后開展了8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先后投入8億多元,開展了140余個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全力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跨越式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省自然生態保護的意識和力度得到加強,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步伐加快,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賦能綠色低碳發展

        我省積極落實“三線一單”管控,嚴把生態環境準入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全面推進煤電、鋼鐵、有色、焦化、化工、建材六大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實行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加快構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綠色發展低碳模式,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我省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炭一次能源占比達84%,長期以來煤煙型大氣污染嚴重。2012年以來,我省在全國最早全面實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利用5年時間,燃煤電廠全面達到燃氣鍋爐排放標準,SO2、NOX排放量下降幅度達80%以上。“十三五”期間,我省實施冬季清潔取暖改造,關停一大批小型燃煤鍋爐,年減少煤炭燃燒超2000萬噸,農村地區煤煙型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煤電超低排放和散煤治理實踐取得的積極成效成為我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成功案例。

        面對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山西同時承擔著能源安全、減污降碳、經濟增長等多重目標任務,“能源—環境—經濟”交互關系更為復雜,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面臨更大風險和挑戰。為此,我省圍繞國家“雙碳”戰略要求,立足以煤為主的國情和省情,在承擔國家能源安全保供責任的同時,多措并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一是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推進煤炭綠色生產,提高商品煤供給質量,全面提高重點用煤行業的節能減排水平,提高煤炭資源利用效率;二是加快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步伐,推動煤炭與新能源優化組合,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三是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鏈低碳化;四是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節能減污降碳關鍵領域的科技投入,以科技創新支持經濟社會低碳轉型。

        在推動降碳減污的同時,我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兩山”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為引領,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定位,因地制宜,實施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行動,全方位加強林草資源保護,表里山河繪就生態新畫卷。

        科學綠化加快生態建設步伐。2018年,我省啟動實施“兩山”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高質量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每年營造林400萬畝以上。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2426.89萬畝,2020年底森林覆蓋率達23.57%。

        為保青山常綠,我省在全國率先制定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并從2019年起全面實施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下大力氣完善全省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態保護成效,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搶救性保護瀕危物種,85%的陸生野生動植物在此得到有效保護,恢復發展生物多樣性。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壓實生態環保責任

        近年來,我省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縣鄉四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為進一步推動我省加快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我省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設置,依法依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堅持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制度一體推進,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制定出臺了《山西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山西省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等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生態補償制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建立“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不斷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著力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大環保”格局。扣緊責任鏈條,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評價。印發關于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決定、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嚴格追責問責。強化督察整改,積極配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臺賬式管理、清單化調度、定向化督辦方式扎實推進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出臺《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細則》,在實現對全省11市首輪省級例行督察全覆蓋的基礎上,開展了第二輪省級督察。

        加快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就要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決執行環保法各項制度規定,強化制度權威,切實提高制度執行力,以制度促規范、以制度促高效、以制度促提升。我省制定了《山西省深化環境監測數據改革提高數據質量實施意見》等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制度,優化調整大氣、水、土壤環境監測點位設置,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絡能力建設和碳監測評估試點,全省生態環境監測“一張網”加快形成。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著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意義。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遠景目標,我省將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圍繞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越織越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障,努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西篇章。

        我省將繼續統籌生態保護修復與環境治理,統籌城市治理與鄉村建設,統籌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堅持源頭預防,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步伐,進一步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完善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機制,切實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唱響新時代的“山西好風光”。(記者程國媛 范珍 張麗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操动漫美女视频| 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 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 好硬好湿好大再深一点动态图|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波多野结衣变态夫妻|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亚洲精品aaa|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欧洲女人牲交性开放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 天天躁夜夜躁很很躁|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欧美人与动zozo|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一个人看的毛片| 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JZZIJZZIJ日本成熟少妇|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com| 欧美丰满白嫩bb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