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臺措施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逐步完善“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到2025年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10萬人,逐步完善“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各鄉鎮(街道)至少創辦1所老年學校。近日,記者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為推進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天津市出臺8個方面32條具體舉措,通過健全多層次、全方位社會保障體系,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等,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在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強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
天津市將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支持和引導各方資源更多地投入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繼續推進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到2025年年底,城鎮地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地區日間照料機構(含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率達到70%。支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延伸服務功能,發展家庭養老床位,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將資源向居家養老傾斜。
建設老年健康支撐體系
強化老年健康教育,實施老年健康素養促進項目,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和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規范老年人健康管理,將失能、高齡、殘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作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到2025年年底,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加強老年醫學科建設,在醫療機構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加強老年綜合征管理;到2025年年底,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超過60%。
圍繞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天津市將持續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強化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銜接,保持醫養簽約服務覆蓋率100%。鼓勵養老機構中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參加醫聯體建設,暢通雙向轉診渠道,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連續性、全流程的醫療服務。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夯實社區(鄉鎮)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建設,重點為社區(鄉鎮)失能(含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醫養結合服務。
天津市將健全“市老年大學—區老年大學—鄉鎮(街道)老年學校—村(居)民委員會老年教育學習中心”老年教育四級辦學體系,創新老年教育形式,豐富老年教育課程內容。引導老年人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社會發展,鼓勵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積極參加社區黨組織生活,支持老年人參與公益慈善、教科文衛等事業。開展老年人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普及推廣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健身方式。(記者 徐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