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實現一村(社區)一名研究生全覆蓋
近日,太原市委組織部發布消息,太原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省校合作”“鄉村振興萬人計劃”的重要部署,立足省會城市“首位度”定位,著眼“最基層需要人才、大學生需要就業、高層次人才集聚”實際,挖掘編制資源,多措引才用才,引進和招聘1395名碩士以上研究生到村(社區)工作,實現“一村(社區)一名研究生”全覆蓋,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留足編制
市統籌、鄉盡用、縣兜底
太原全市使用鄉鎮(街道)事業編制招聘的研究生總數是1395人,但鄉鎮(街道)能拿出來的編制只有1117個,剩余的278個編制從哪里來、怎么用?
太原采取的辦法是全市統籌、鄉街盡用、縣級兜底。市級統籌調控,即:市級層面結合事業單位改革,重新核定各縣(市、區)事業編制總額,明確每個縣區核定一定數量事業編制建立“周轉池”,統籌調控所需編制資源。鄉鎮(街道)應用盡用,即:101個鄉鎮(街道)開展全面摸底,理清事業編制數量,應用盡用、能用盡用,切實用足編制資源。縣級周轉池補位,即:各縣(市、區)調配編制“周轉池”,按照“縣編鄉用、專編專用”原則,通過減上補下,為缺編鄉鎮(街道)保障編制,6個縣(市、區)通過“周轉池”補足了278個編制缺口,實現了全員有編有崗。
覆蓋村社
引一批、招一批、補一批
為避免出現經濟發達、條件優越的地區與相對偏遠、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之間人才不平衡現象,保障招聘的研究生覆蓋所有村(社區),太原市采取了主體靠引才、差額靠招聘、空缺靠增補的措施,分批次、穩步推實現全覆蓋。
專項引進一批——太原抓住全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契機,設置村(社區)工作崗位,通過綜合素質測評、面談等方式,引進30周歲以下、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高層次人才。對地方較偏、無人報名的崗位,通過“兩輪選崗”進行調劑(進入面談未被聘用的,根據成績排名先在所報縣區范圍內進行第一輪選崗,然后在全市范圍內進行第二輪選崗),為古交市、陽曲縣、婁煩縣的村(社區)調劑328人。目前,已有1145名研究生到1130個村(社區)工作,覆蓋率達81%。
公開招聘一批——太原在市級統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對各縣(市、區)未覆蓋的村(社區),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形式予以補足,今年招聘的265人到崗后實現全覆蓋。對于偏遠地區、報名人數少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婁煩縣,適當將學歷放寬至本科,并同步配套學歷提升有關政策。
動態增補一批——太原市各鄉鎮(街道)每年年初統一摸底登記,對因人員流動、轉崗或新成立社區等出現空缺的,及時上報縣級組織、編辦、人社等部門,在當年事業單位招聘中招錄補齊。
管用結合
市保障、縣鄉管、村社用
研究生到村(社區)任職后,如何把人留住、管好、用好,是重點關注解決的問題。太原市依靠市級政策保障、縣鄉統一管理、村社培養使用的辦法,確保人才留得下、待得住、干得好。
市級出臺政策“留人”,主要有3個方面:待遇保障“留人”,按照標準發放生活補助、購(租)房補貼等,碩士研究生5年內最高享受31萬元人才補貼,同時通過建設2500套人才公寓、定向團購住房等方式,幫助解決“住”的問題;組織關懷“留人”,出臺服務管理政策,明確定期舉辦節日團拜、交流座談、演講比賽等活動,提供慰問幫扶、疏導思想、解決困難等服務;政治激勵“留人”,對業績突出、特別優秀、發展潛力大,且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的,鄉鎮領導班子換屆時,符合條件的可作為換屆人選,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
縣鄉健全機制“管人”,主要有3項機制:精準培訓賦能機制,把到村(社區)任職的研究生培訓納入本地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分層分類全覆蓋培訓;“導師幫帶”機制,挑選政治素質好、實踐經驗豐富、善教會帶的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導師,“一對一”帶、“手把手”教;跟蹤考核管理機制,縣級出臺管理辦法,明確職責任務、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學習培訓等方面要求,用制度“管住人”。
村社拿出崗位“用人”,對在村(社區)工作期間培養成熟、黨員和群眾認可、符合條件的,經村(社區)黨組織推薦、鄉鎮(街道)黨(工)委研究、縣(市、區)委組織部考察同意后,依法依規選任為村(社區)“兩委”干部。在2021年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中,有72名研究生進入班子,其中43人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太原市以統編引才為突破口,聚焦留管用全鏈條發力,充實了基層工作力量,優化了干部隊伍結構,緩解了基層后備力量供需矛盾,為加強城鄉基層治理、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記者陳俊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