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畫卷 青翠宜人 巨幅稻田畫添彩臺湖
近日,通州區臺湖鎮稻小蟹藝術農場里的巨幅稻田畫進入最佳觀賞期。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本報訊(記者 孫云柯)用大地田園作畫紙,用五彩水稻作畫筆。近日,通州區臺湖鎮稻小蟹藝術農場內的五彩稻田進入最佳觀賞期,一幅水田阡陌、青翠宜人的生態田園畫卷徐徐展開。
稻小蟹藝術農場位于通州區臺湖演藝車間內。從正門踩著濕潤的泥土進入農場,身邊是用紫色、黑色、白色、黃色、紅色五種不同顏色水稻種植而成的五彩稻池,未來這里將投入魚苗、蟹苗、蝦苗實現種養共生。
登上觀景平臺,320畝的稻田盡收眼底,其中50畝是由五彩水稻種植形成的巨幅稻田畫。稻田畫的左側為農場形象代言人“稻小蟹”,人物圖案里嵌入了螃蟹、稻穗、草帽等元素,形象俏皮可愛。右側是用淺色水稻繪就的“生態臺湖 演藝小鎮”藝術大字,點綴以通州運河、燃燈塔、花朵等圖形,體現生態主題。
農場的工作人員介紹,稻田畫種植大致要經過彩稻選育、圖案設計、定點測繪、秧苗栽植等過程。“插秧時,按照設計比例劃線定位,接著在不同位置栽種不同顏色的水稻,等秧苗長高以后,就會呈現出預先設計的圖形或文字。”該負責人介紹,“農場的水稻是今年6月份開始栽植,屬于晚稻,目前正處于分蘗期,接下來抽穗、灌漿就將迎來成熟收獲。”
臺湖演藝車間工作人員朱梅介紹,稻小蟹藝術農場以臺湖傳統稻田養蟹模式為農業生產基礎,對大田農業進行景觀打造,實現“一田兩用、一水雙收、種養共贏”。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既可恢復臺湖清水稻種植產業,優化本地生態系統,又可與當地農業特色相結合,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區域經濟多元化,助力鄉村振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