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書記說】晉源區委書記張農壽:聚焦重點突出特色 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張農壽在晉源街道北瓦窯村調研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落實工作。張亞東 攝
“晉源區堅持把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深入貫徹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聚焦重點、加壓奮進,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太原晉源區委書記張農壽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晉源區堅持統籌聯動,堅持不懈夯實基層基礎,確保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在高起點基礎上高效率推進。
高位推動提質效。建立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的組織架構體系,分解細化10方面76項具體任務,初步完成51項,正在推進25項。出臺《關于全面推行黨建聯建網格化治理的實施方案(試行)》《晉源區景區黨建驛站建設發展的十條措施》,形成“14+2+4”制度體系。26位區領導包聯鎮(街),聯系群眾131戶,深入走訪,務求實效。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對照職責任務清單深入查擺問題,分別查擺21條、953條、8145條。開展專題培訓76期,參與人數6324人次,切實提高基層干部能力素質。
構建網格強治理。以“網格建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為原則,構建“區域大網格—全科小網格—管家微網格”組織架構,劃分24個黨建聯建區域大網格、392個全科小網格、1419個微網格,成立網格黨支部131個、黨小組261個,實現“支部建在網格上”,初步構建起“條塊結合、共建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的區域化黨建格局。
突出特色建驛站。針對轄區景區景點多、文旅單位多等特點,打造蒙山、太山兩個景區黨建驛站,構建治理事務聯議、文娛活動聯創、志愿服務聯抓機制,實現黨建服務和景區治理深度融合。創新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創建“螞蟻騎兵”黨建品牌,建立暖“新”驛站54個、微站129個,為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打造溫馨家園,引導530名“城市新青年”到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疫情防控、基層治理等工作,增強其社會融入感、歸屬感、責任感、自豪感。
評星定級優管理。構建“科學設星、考評定星、動態調星、以星定獎”的考核體系,建立科學完善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考評機制,明確8方面40余項量化考核指標。實施農村黨員積分制管理,按照管理類、普通類、流動類、幫扶類4個類別,設置積分規則,加強農村黨員全鏈條、全過程、全覆蓋管理,使黨員管理有了“硬杠杠”。
執法改革聚合力。構建權責明晰的責任體系,制定《晉源區鎮(街道)、村(社區)職責準入制度》。強化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積極穩妥、科學合理賦權鎮(街道),構建“1+4+N”大執法模式,組建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協調聯動機制等4項工作機制,試行行政執法公示辦法等11項工作制度,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物業治理促提升。將黨建工作與物業治理有機融合,深入推進社區物業黨建聯建,積極推動“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目前已有30個社區實現交叉任職。針對無物業小區,采取“物業服務企業接管、業委會(物管會)自管、鎮(街道)集中管理、社區兜底托管”4種治理模式,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以及選派黨建指導員“三建一派”的方式,實現物業服務和黨建工作全覆蓋,全面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發展產業夯基礎。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領導機構,印發《晉源區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等4個文件。扎實推進“清化收”,全區55個行政村重新摸排合同2824份,預計可實現新增資源性收入4136萬元。目前,全區年收入10萬元以上村55個,占比100%;年收入百萬元以上村16個,占比29.1%。同時,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行動”,推進晉源“稻花城”項目,發展壯大晉祠大米、晉源花卉、特色果蔬等特色產業,大力推廣魚菜、魚花綜合種養示范項目,加快建設中藥材交易中心,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夯實農村農業發展基礎,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經濟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