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鄉村建設十年大變樣:村容村貌煥新 社區治理提質
從“住有安居、住有宜居”的農房,到“內外兼修、留住鄉愁”的村莊,再到“多元特色、融合發展”的小城鎮,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這一重要課題,江蘇用近10年的實踐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2012年至2020年,全省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2.9萬余戶,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2018年至2021年,蘇北地區累計改善30多萬戶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農戶的滿意率達93.3%;“十二五”期間,江蘇建成了1300多個美麗宜居鄉村,“十三五”以來,全省已建成446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實現涉農縣(市、區)全覆蓋;在全國率先以省長令的形式發布傳統村落保護地方規章,33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與此同時,江蘇城鄉社區治理進入快車道。10年來,省級財政每年投入社區建設專項資金1.05億元,“十三五”以來,以省政府民生實事形式每年改擴建不少于300個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共引導地方累計投入超過56億元,新建、改造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項目5276個,新增社區服務用房185.3萬平方米。目前,全省城鄉社區全部建立了綜合服務中心,平均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服務設施面積達到61.1平方米。
透過江蘇城鄉社區的10年變化,可以看到從“管理”到“治理”、從“單一”到“多元”、從“獨角戲”到“大合唱”,立體多維智慧的社區治理網絡日益健全,為廣大居民群眾帶來更有質感的幸福生活。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學鋒表示,下一階段,將持續推動全省農房和村莊現代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農房建設方面,2022至2026年計劃改善50萬戶以上農村住房。在村莊建設方面,目標是到2025年建成1000個特色田園鄉村,有效保護1000個左右省級傳統村落和傳統建筑組群。
省民政廳副廳長蔣同進透露,我省即將出臺《江蘇省“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促進城鄉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便捷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