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個月北京優良天占比超八成
本報訊(記者 駱倩雯)今年前5個月,北京市的空氣質量又交上了一份優秀的答卷。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今年1至5月,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28.3%,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濃度分別為59、24、3微克/立方米,四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均為歷史同期最優。優良天達123天、同比增加了20天,優良天數占比超八成。其中,5月份PM2.5月均濃度為21微克/立方米。
好的空氣質量來之不易,跟全市上下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大氣污染防治,深化“一微克”行動,各區圍繞《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行動計劃》行動分不開。
北京持續推動車型結構優化,對個人消費者老舊機動車更換為新能源車給予1萬元/臺以內的補貼。推廣能源清潔化,發布實施促進綠色節能消費政策,通過發放消費券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一級能效燃氣壁掛爐等綠色節能商品。強化工業企業治理,組織開展企業綠色診斷,已啟動對182家企業的綠色診斷工作,評估企業綠色化水平,引導企業綠色發展。開展VOCs治理,對VOCs走航濃度較高的產業園區加強檢查力度;組織主要成品油經營單位通過夏季夜間裝卸油和鼓勵夜間加油,減少夏季油氣排放。精細化治理揚塵,充分發揮施工工地視頻監控系統遠程監控作用;開展農田保護性耕作和生態治理裸地;1至5月,北京市降塵量為3.4噸/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7%。
執法部門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克服疫情影響,保持執法監管不放松。針對移動源,每日利用遙感監測設備開展遠程監控,5月份共發現超標車輛1764輛(次)。針對固定源,充分發揮污染源自動監控、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以及餐飲在線等平臺作用,5月份共開展非現場執法443家(次),發現并促改環境問題45個。加大對企業幫扶力度,對在線監控安裝企業開展日常數據巡查,遠程幫扶解答企業咨詢。
根據“六五環境日”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北京市公眾環境意識持續提升,在幾項調查中,公眾對空氣質量的滿意度最高,超七成公眾認為空氣質量較上一年改善。共治理念深入人心,為環境共治提供了行動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