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縣推進“清化收”工作激發集體經濟新活力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以來,清徐縣以“清化收”為抓手,著力破解承包租賃合同不規范、債權債務化解不徹底、經營性增收乏力等突出問題,全力答好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的基礎題、必答題。
怎么“清”?查家底、細研判、分類攻,清除不規范合同“絆腳石”。清徐縣委統一指揮,成立綜合協調、指導推進、法律咨詢、檢查監督,宣傳報道5個工作組,縣鄉村三級聯動,協同作戰、形成合力,指導鄉村開展“五查行動”建立合同臺賬,即:查決策程序,查合同文本,查資金收繳,查公開情況,查檔案管理。在合同摸底的基礎上,對存在問題逐級研判。根據研判結果,按照“撤、改、增”分類清理規范。截至目前共清理合同3619份,涉及金額8.99億元。
怎么“化”?理舊債、嚴清繳、定規矩,甩掉債權債務“舊包袱”。嚴格區分“違法賬”與“合法賬”,采取賬內、賬外互相印證的方式理清村級債權債務。“賬內”以村會計賬簿為依據,將賬簿上所有債權債務與當事人進行核對、糾正,在村務公開欄張榜公示;“賬外”通過走訪群眾、暢通監督舉報,對反映強烈的問題重點清查。同時,通過對“八個一批”嚴清繳,堅持量入為出原則,制定“六個嚴禁”,即:嚴禁村干部以個人名義為集體借債不入賬的行為,嚴禁舉債用于村級支出,嚴禁舉債興辦公益事業,嚴禁舉債進行收益分配,嚴禁舉債發放福利,嚴禁以任何名義為其他單位或個人提供擔保,妥善化解村級債權債務。
怎么收?建機制、抓產業、搞服務,走出新增資源收費“好路子”。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著眼制度建設、產業發展、服務保障,規范新增資源資產收費,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23萬元。制度先行,全流程規范管理。建立健全從土地發包到收益管理的全流程有關制度。按照“縣統籌、鄉組織、村實施、戶參與”的模式,綜合提供農業生產性服務,實現村集體與村民共利共贏。
通過開展“清化收”工作,村集體家底弄清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底氣和勢頭更足了,基層治理的基礎進一步夯實,為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治理提供了堅實保障。(雷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