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2022漁山芒種節啟幕 快來認養你的“專屬稻田”
人民網杭州6月6日電 (方彭依夢)“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6月6日,作為2022杭州富陽漁山稻香文化節系列活動的開篇,“種”下共富田·“漁”你盼豐收——漁山芒種季“云”發布儀式在杭州市富陽區漁山鄉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舉行。
發布儀式現場。杭州市富陽區漁山鄉供圖
打響文化品牌 探索學科融合新路徑
漁山鄉作為杭州市富陽區生態糧倉基地,一直把糧食生產擺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
據了解,自2012年以來,漁山鄉已連續舉辦10屆“杭州富陽·漁山稻香文化節”,成功打響了“富春卷首 稻鄉漁鎮”文化品牌。2018年,漁山鄉啟動芒種節氣活動,首次將稻香節周期擴展至全年,不僅關注金秋時節豐收的喜悅,也關注芒種時節孕育的艱辛。
耕讀傳家的漁山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將勞動的實踐真知貫穿到教學中。發布儀式上,通過短片和相關互動展示,觀眾可以看到漁山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們正在校園的新勞動教育基地上播種,充分感受到校園里的芒種節氣氛圍。
活動現場的種植體驗區吸引了許多游客。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近年來,我們學校緊緊圍繞漁山鄉的‘稻香’文化,以新勞動教育為抓手來培養勤耕樂讀的好少年。今年我們推出了‘跟著田出去勞動’主題活動,通過宣傳各個節氣的美食、風俗和勞動,來傳承和發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傳統。”漁山鄉中心小學校長周旭青表示,時值芒種節氣,學校組織了學生種植旱稻,體驗“從一粒種子到一碗米飯”,學生在參與糧食種植生產全過程中不僅能學習到勞動技能,還能掌握相關學科知識。
宋韻有家底 助力特色文旅發展
你是否想象過,在千畝稻田中能擁有一塊專屬于自己的田?如今,這個理想,在漁山鄉就能實現。
近日,杭州市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全市第一批共富村,漁山鄉漁山村榜上有名,村里成片的稻田也成為共富的載體之一。據了解,在2021年的稻香節上,漁山村進行了首批60畝“智趣夢想稻田”的認養。消息一經發出,得到了杭州市以及富陽區多個家庭和企業的青睞,大家一起參與播種、跟蹤成長、迎來收獲,于風吹稻浪時盡情感受詩和遠方。
在發布儀式現場,漁山鄉種糧大戶、互利糧油合作社負責人周午福為三位“智趣夢想稻田”認養企業代表頒發了認養證書。“漁山鄉的稻米非常有名,我很開心能夠在這里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稻田,也會帶家人朋友一起過來打卡!”認養企業代表周迪鋒現場展示了認養操作流程并表示,認養“智趣夢想稻田”十分有意義,既能夠遠程觀看稻田種植生長收獲的全過程,還能夠到現場體驗農事勞動和鄉村游。
現場體驗農事勞動。杭州市富陽區漁山鄉供圖
稻鄉漁鎮,耕讀傳家。在活動現場,“豐收詩路·‘漁’你同行”漁山鄉宋韻生態文旅線路正式發布。
漁山歷史源遠流長,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漁山鄉通過持續打造歷史文化地標,充分挖掘“錢塘江詩路”歷史文化底蘊,不斷擴大漁山文化影響力。目前,該鄉更是在依托“漁山十景”的基礎上,提煉規劃出了漁山首條宋韻生態文旅線路——“豐收詩路·‘漁’你同行”宋韻文旅線路,將“宋韻”打造成為亮眼的文化燈塔,向所有的游客發出漁山的“宋韻”邀約。
打造“金名片” “稻香”促共富
2022年,漁山鄉以該鄉漁山村入選杭州市首批共富村為契機,在“稻香”文章上做深、做精、做強,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為“共富”注入不竭動力。在發布儀式上,漁山鄉美麗經濟項目“杭州富陽神怡農業綜合體”正式簽約。該項目通過發展體驗農業、觀光農業相結合的特色農業,形成四季可玩的各式體驗活動,將漁山的稻香文化和美食文化深度融合。
此外,在發布儀式上,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在技術、資金、學術等多重資源的助力下,將為漁山鄉走向共同富裕筑牢堅實后盾。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學實習基地揭牌。杭州市富陽區漁山鄉供圖
“自2018年漁山鄉啟動芒種節氣活動以來,近萬名兒童來到這里耕種,親近自然、親近傳統文化。同時,漁山農旅融合品牌也越做越強,全域資源正加快向全域景觀、全域資產轉化。”杭州市富陽區漁山鄉黨委書記李群鋒介紹,目前,芒種節已成為稻香節的重頭戲,更成為新勞動教育實踐的重要平臺,為漁山再添一張亮麗名片。
近年來,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漁山鄉糧食生產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李群鋒表示,2022年,漁山鄉將加大與浙江大學、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加快神怡生態旅游、智趣·夢想稻田、新勞動教育基地等項目建設,進一步豐富漁山休閑旅游產品業態,積極促進鄉村振興,助推群眾增收致富,努力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