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漁業暨水產品推介對接會在長沙舉辦
對接會現場。湖南省商務廳供圖
人民網長沙5月27日電 (劉賓)5月26日,2022中國(湖南)—非洲國家漁業暨水產品推介對接會在長沙舉辦。
本次活動是中非經貿博覽會閉會年對非經貿促進系列活動之一,以“共商漁業合作,共享發展平臺”為主題,聚焦中非漁業合作發展,融匯政商學界重量級聲音,深度解讀中非漁業合作發展趨勢,重點推介非洲漁業資源及湖南自貿試驗區的優惠政策,搭建中非漁業對接交流平臺。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少軍介紹,我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水產品總量已連續3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水產養殖產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水產捕撈量占全世界的12%。今年,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900萬噸,漁業產值達到15000億元。
“漁業作為過萬億元的大產業,為保障我國人民群眾動物蛋白供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少軍說。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占全洲面積95%,且有尼羅河、剛果河、維多利亞湖等水域資源,具備發展漁業特別是水產種業的自然基礎。因此,可以通過優質水產品種的改良推廣、養殖及加工基地建設、企業建設、市場建設等方式,促進科技攻關、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推動中非雙方在漁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在簽約儀式上,勁仔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中非經貿合作研究會、湖南建工集團中湘海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就肯尼亞漁業產業園區項目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水產舟山海洋漁業有限公司、非中合作與發展投資協會分別與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入駐協議等。
此外,湖南省重點民生工程項目暨紅星全球農批中心二期項目在活動期間進行了重點發布,該項目基于湖南漁業優勢,旨在更好地引進非洲國家等國際優質水產品,打造“中非漁業水產集散交易中心”,為中非漁業發展搭建良好商貿平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