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南京高淳打造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
為進一步構建一體化勞動教育體系,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高淳區堅持“把握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強化綜合實施、堅持因地制宜”基本原則,打造具有“淳·美好”特色的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五淳”課程,不斷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走實,促進家校社會共同參與,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
豐富內涵 開展勞動實踐
時值小滿,生機煥發,走進高淳區新城小學的種植園,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翻地、栽種、澆水.....學校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開展采青葉、摘豌豆、植桑養蠶、挖番薯等形式多樣的勞動課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農作物、學習勞動技能、感悟傳統文化,讓勞動教育在校園里“生根發芽”。學校還通過勞動教育周活動,設置勞動教育主題班會、勞動成果展示、課題研究等課程模塊,讓學生在學習探究過程中,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新城小學構建家校互動、共育共享模式,開展“美食加工達人”“家庭衛生小標兵”“溫馨服務小天使”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家庭責任感的同時,樹立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新城小學校長朱克衛表示:“勞動教育的關鍵在于體驗而非說教,在‘做中學’‘學中做’,不僅要培養學生自主生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勞動價值觀。”
勞動教育 推動“雙減”落實
課后服務時間,金陵匯淳學校陶藝制作實踐室內五(2)班的同學們正專心致志、用心勾勒,用“指尖上的藝術”雕琢出美好的勞動記憶。在陶藝老師居盼的指導和示范下,同學們認真學習陶藝制作方法,不斷改進陶藝作品,平凡無奇的陶泥變得栩栩如生。
金陵匯淳學校結合“雙減”政策落實,充分挖掘高淳區域特色文化,打造陶藝精品社團,探訪高淳陶瓷博物館,讓同學們在了解陶瓷制作工藝流程、聆聽技術人員講述勞動經驗的過程中,加深對生產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解。“學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能力特點,針對性開設勞動啟蒙、種植體驗、公益服務等勞動教育課程,邀請家長、技術工人走進課堂擔任指導教師,統籌利用好教師資源。”金陵匯淳學校校長錢榮頭介紹。
因地制宜 拓展勞動教育空間
高淳區漆橋中心小學發揮地域優勢,拓寬勞動實踐場所,依托街道中心村農耕文化館開展“打菜籽”研學活動。“操縱梿枷時,前手上提,后手下壓,梿枷的轉軸循環轉動,反復拍打使油菜脫粒。”校外輔導員趙士華正詳細介紹油菜籽的收割、分離過程。通過講解,同學們對油菜籽的采收有了初步認識。走進田間,同學們紛紛擼起袖子,躍躍欲試。在趙士華的耐心指導下,同學們慢慢找到打油菜籽的正確方法,連枷不停地拍打下去,一粒粒油菜籽從油菜莢中躍出。同學們在了解農耕知識、學習農耕技能的同時,體驗勞動的快樂。
與學校臨近的雙游農創園是智能化玻璃溫室園區,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觀摩體驗,了解智慧農業系統、花卉園藝技術,實踐體驗植物栽培,在親近大自然中與植物共成長。高淳區漆橋中心小學校長張曉輝表示:“勞動教育將學生的課堂延伸到戶外,學校結合本地自然、文化條件,打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勞動實踐平臺,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王琪 張瀚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