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連江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出行,方便了嗎?
當前,隨著江蘇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平穩向好,5月10日、14日各設區市先后調整省內外跨地區流動隔離管理政策。為方便人們出行驗碼,江蘇前段時間已經實現了“三碼一屏”,部分地區還做到了多碼合一。如今常態化防控之下,市民上班、跨城通勤、機場高鐵、貨運進城等交通出行是否方便?近日,人民網在江蘇各地進行了走訪。
蘇州市民掃描場所碼進站。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市內出行 掃碼登記
“'三碼一屏'后很方便,只要在進站前用'蘇周到'APP掃一下場所碼,工作人員查驗正常后即可進站乘車。”5月18日,蘇州市民熊先生照舊乘坐地鐵上下班。在他看來,現在出行很便捷,“就連過去的人工測溫也換成了自動測溫儀。”
記者注意到,5月1日起,蘇州市為方便市民出行,乘客進入蘇州軌道交通車站時,需主動登記場所碼。乘客可通過支付寶、微信以及“蘇周到”“蘇商通”APP,提前掃碼登記,進站時出示場所碼登記結果界面,車站人員核驗場所碼登記、健康碼、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或當日核酸采樣證明等信息,體溫測量正常后即可進站。對于沒有智能手機或無法掃描場所碼的乘客,可由同行人員掃碼后使用“代他人登記”功能,或配合車站工作人員進行相關信息登記。
蘇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掃描場所碼的最大好處就是市民乘車留痕,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能在最短時間內鎖定目標。“在使用場所碼以前,僅憑健康碼很難監測某個人到過什么地方,不利于疫情防控,現在只要掃一下就能解決了。”他說。
不論坐地鐵、到單位,還是逛商場、回小區,熊先生已經習慣了掃描場所碼。這在江蘇各地也已成了常態。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智慧”閘機。受訪者供圖
機場車站 驗碼暢行
南京市民王女士最近經歷了一段不尋常的旅程。海外出差歸國后在廈門集中隔離了14天,5月12日晚上10時,她乘坐東航MU2864航班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專車接她到專用出站口,機場工作人員核驗其“三碼一屏”信息正常。
“我在出站口附近只等了十分鐘左右,轄區工作人員就開車來接我了。閉環到家后,我單人居家隔離14天后才能正常出門活動。”王女士說。
“針對所有來寧航班,南京要求對低風險地區城市來寧旅客,查驗行程碼、健康碼、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東部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中高風險地區城市來寧旅客則要查驗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并進行落地核酸采樣;對所有查驗發現的紅碼、黃碼、無碼、行程卡帶星、體溫異常旅客將根據南京市的要求,按照預案進行處置。
據機場工作人員介紹,祿口機場引入了智慧閘機安全門禁平臺系統,普通旅客刷一次身份證便能驗證“兩碼一證”,大大提高了出站效率。在引入這套系統前,機場人工核驗的通行效率平均5人次/分鐘,如今單通道的通行效率提高到每分鐘40-50人次。
5月17日晚19:33,G7696次高鐵列車徐徐停靠在徐州東站。自南京南站乘坐該趟列車返回徐州的陳先生下車后,沿西出站口檢票通道走出,在疫情防控檢查口向工作人員出示“三碼一屏”界面后,順利出站離開。
“從徐州東站離徐基本不受限制。”高鐵徐州東站工作人員介紹,從徐州東站乘坐高鐵離開徐州,只要出示蘇康碼、行程碼都是綠碼和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即可通行。如果乘客沒有核酸陰性證明,出站口處設有核酸采樣點,乘客憑核酸采樣和抗元檢測的“雙采”證明,可進站乘車。
交通卡口撤場前,寶華居民出示“句暢行”動態碼過卡口。人民網 馬曉波攝
寧句通勤 持續升級
上周日,設在南京與句容交界處仙林大道上的交通卡口撤了,兩地跨城通勤恢復常態。近一個月來,家住鎮江句容市寶華鎮、在南京上班的焦先生不斷地體驗著寧句通勤的快速“迭代”。
寶華鎮在南、西、北三個方向接壤南京,是句容對接、融入南京市的“橋頭堡”。受地緣影響,不少南京的上班族選擇安家在這里。3月中旬以來兩波疫情來襲,寶華鎮接連封控,直至4月24日起寧句區域一體化聯防聯控有序推進,焦先生重新恢復起兩地通勤來。
“通勤體驗是越來越好了。”焦先生記得,最初過卡口時除了查驗“兩碼一證”,還要看紙質版的寧句聯防聯控通行證。4月24日上午,因為卡口車輛排隊長,他原本半個小時的車程,當天足足開了2個小時。隨后,情況日漸好轉。
5月1日起,寧句聯防聯控通行證升級為電子卡,“句暢行”系統上線。“別小看這個微信小程序,它實現了‘多碼變一碼’。”焦先生說,“句暢行”關聯健康碼、行程卡和48小時核酸證明,需要每日核驗“國務院行程卡”確認14天內沒有到過中高風險地區,只要有一項異常,“句暢行”動態碼就不是綠碼。5月14日起,系統增設核酸采樣后掃碼打卡功能,推行“即采即認”。據句容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寧句聯防聯控電子卡的申報人數為17.1萬,發放15.5萬張。
貨車有序通過揚州卡口。人民網 張玉峰攝
貨車過卡 “揚州速度”
5月13日,在出示行程碼、48小時核酸證明、服務保暢二維碼后,貨車駕駛員陳師傅駕駛貨車順利從揚州開發區出口進市區,整套查驗流程只用了2分鐘左右。
“我還以為需要二三十分鐘,沒想到3分鐘不到連核酸都做好了,真的是快多了!”一直在鹽城、揚州兩地送貨的陳師傅告訴記者,上次來揚州送貨時,他就花了大約20分鐘時間,先是查驗通行證、行程碼,再等待人工錄入信息、查核酸,最后還要企業派人過來接。
“這次一眨眼工夫就驗完了,為‘揚州速度’點贊。那邊還安排了核酸點,方便我們做核酸,這樣返程的時候也會有48小時核酸信息。”在陳師傅看來,揚州查驗的各個環節設置合理,“一點不耽誤時間,還給我們貨車駕駛員準備了食物、飲料,我們到揚州送貨覺得安心舒心!”
看到一輛輛滿載著貨物的貨車快速進城,已經連續駐守揚州南一個多月的交通組工作人員王宇長舒了一口氣。“我們每天在這里的堅守,就是為了保障貨暢揚城,給駕駛員提供最好的服務,保障生產生活所需的物資安全、暢通。”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