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樂亭:為“一老一小”撐起“疫時”保護傘
人民網石家莊5月17日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疫情之下,如何做到“一老一小”照料不斷檔、基本民生服務不停步,始終是河北樂亭重點關注、持續探索的問題。
“暖心大白”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做核酸。 樂亭縣委宣傳部供圖
暢通“一老一小”就醫通道
15日下午,御景e區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
“喂,是小區志愿者么……”電話一頭女子沙啞的聲音中透露著無助。
“您好!我是志愿者董建忠,請問您需要什么幫助嗎?”御景e區卡口值守的董建忠面對這陌生的電話號碼,心中習慣性地涌起了擔憂。
“我是212棟住戶,請救救我爸爸!我爸爸他突發疾病,吐血了!”電話那頭的女子啜泣起來。
“您先別著急,我馬上過來!”掛了電話后,董建忠第一時間向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李健反映情況,然后連忙趕往212棟。
據了解,該女子父親身體不適來到新寨衛生院就醫,經檢查發現血小板過低,口鼻出血,生命垂危,衛生院負責人建議其馬上聯系家屬到大醫院進行搶救。
5月15日,鑒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樂亭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對樂亭縣全域嚴格執行管控措施。規定管控期間有緊急就醫需求的孕產婦、嬰幼兒、急診患者等人員,及時聯系所屬村居或撥打120及時救治。由于老人已接近昏迷,在接到衛生院關于父親需要轉院消息后,女子馬上向御景e區志愿者求助。
“‘一老一小’就醫不能等!”李健了解情況后,立即讓董建忠駕車帶著該女子“點對點”赴新寨衛生院接重病老人。董建忠一邊安慰該女子,一邊急忙開車前往新寨。接到老人后,經過多方協調,幫其撥打120立刻前往縣醫院。縣醫院醫生詳細查看了老人身體狀況,建議其馬上赴唐山進行救治。該女子和老人又在董建忠的幫助下做了核酸檢測,到唐山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進行就醫。經過抽血、穿刺、治療……一系列措施后,老人終于脫離危險,目前生命體征穩定。
“沒有志愿者就沒有我父親的今天!”回憶起當天的點點滴滴,女子仍然激動萬分。
“這沒什么可特別感謝的,都是我們平時該做的。”董建忠摸著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樣的事件并不是少數。
5月15日下午,在董建忠一心救助老人的同時,御景e區一名3周的幼兒突發高燒,在小區臨時黨支部的統籌協調下,幼兒被第一時間送往縣醫院救治。由于病情危急,又送往唐山婦幼就醫,期間分秒必爭,絲毫未耽誤救治。
據了解,為提高特殊群體就醫效率,該小區正實時建立起“一老一小”看病就醫需求檔案,以便為精準追蹤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志愿者執勤現場。 樂亭縣委宣傳部供圖
保障“一老一小”“菜籃子”“藥箱子”
“特殊時期,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李健說。
隨著防控工作的逐步成熟深入,御景e區各樓生活委員、志愿者分別成立了特殊人群關愛小分隊,通過走訪建檔立卡,與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罹患重病人員等特殊群體一一結對、包干當戶,全力保障特殊群體生活必需品供應,切實滿足就醫用藥等個性化需求。
“大爺,上次我們給你拿的蔬菜夠吃嗎,有問題隨時給我們打電話!”志愿者史春云在門外提高嗓音,每個字都盡量咬得清晰。
跑多了,志愿者們對老人們的生活習慣、物資消耗等情況了然于心。“獨居老人吃地少,一般送過去的菜能吃上四五天,10斤米能吃上小半個月。”史春云說,“不過大多時候,老人們都說不缺什么,還勸我們不要這么辛苦。”
部分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經常出現常用藥物緊缺的情況。小區保供隊伍就派專人每天梳理特殊群體用藥需求,第一時間聯系藥房購買,并送藥上門。天氣轉暖,當藥品到達老人手中時,防護服下的志愿者早已汗如雨下。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從“空巢老人”到“留守兒童”、從“臨產孕婦”到“重癥患者”,樂亭縣數以萬計的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動與汗水呵護著特殊群體,用心用情守好疫情防控“大后方”。
疫情無情,人有情。經此一“疫”,樂亭縣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唐山市委“一老一小”工作發展思想,不斷彰顯城市的民生厚度、治理精度,時時刻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把民生工作抓在手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